-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步态分析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康复科 王沛龙 第一节 概述 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概念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一、步行中枢 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 1、中枢命令:皮层、脊髓、步行中枢 2、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 3、足、踝、膝、髋、躯干、颈、肩、臂 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 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 二、自然步态的生物力学因素 1、具备控制肢体前向运动的肌力或机械能。 可以在足触地时有效地吸收机械能,以减小撞击,并控制身体的前向进程。 2、支撑相有合理的肌力及髋膝踝角度(重力方向),以及充分的支撑面(足的位置)。 3、 摆动相有足够的推进力、充分的下肢地面廓清和合理的足触地姿势控制。 三、步态分析的目的 异常步态的障碍诊断。 异常步态的程度。 比较不同种类的辅助具(含假肢)、矫形器、下肢矫形手术的作用以及对于步态的影响。 四、步态分析的临床意义 是重要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 性质和程度 为分析异常步态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评定康复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五、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如脑卒中、脑外伤后偏瘫、脑瘫、帕金森病、小脑及其传导路病变。 骨关节疾病与外伤 截肢、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炎、韧带损伤、踝扭伤、下肢不等长等。 下肢肌力损伤 脊髓灰质炎、股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其他 疼痛 禁忌证 严重心肺疾患、下肢骨折未愈合、检查不配合者不宜进行步态分析。 第二节 正常步态 一、步行周期 步行周期指行走过程中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经过的时间。 分为: 1、 站立相(stance?phase?60%):又称支持相,为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的过程,足底与地面接触的时期。 2、 迈步相(swing?phase?40%):又称摆动相,步行周期中从足趾离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 站立相分期 首次着地 负荷反应期(承重反应期) 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站立相末期) 足趾离地(迈步相前期) 首次着地(0%) 步行周期和站立相的起始点,指足跟或足底的其它部位第一次接触地面的瞬间。 负荷反应期(0~10%GC) 整个足底着地的瞬间。即首次着地至支撑腿于站立相过程中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角度的时期。 站立中期(10~40%GC) 从对侧下肢离地到躯干位于支撑腿正上方。 足跟离地(40~50%GC) 站立相中期过后, 支撑腿足跟离地 的瞬间。 足趾离地(50~60%GC) 支撑腿足趾离地 的瞬间,标志着 站立相结束和迈 步相开始。 迈步相分期 迈步初期 迈步中期 迈步末期 迈步相初期(60~70%GC) 从支撑腿离地到该腿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时。 迈步相中期(70~85%GC) 指下肢向前摆动的动作过程中,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腿与地面垂直的时期。 迈步相末期(85~100%GC) 从与地面垂直的小腿向前摆动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之前。此时小腿减速向前摆动。 双支撑 行走中双脚与地面同时接触的时 期。以秒为计时单位,或步行周期 百分比表示(各占10%GC,共20% GC)。 单支撑 行走中仅一侧下肢与地面接触的时期。以秒为计时单位,或以步行周期百分比表示。行走时,一侧下肢单支撑期所占时间实际上完全等于对侧下肢的迈步相时间。 二、步态的时空参数 (一)步频与步速 1、步频(cadence)(步数/min)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约为95-125步/min。 ? 2、步行速度(velocity?)(m/s)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1.5m/s。 步速(m/s)={跨步长(m)×步频(步/min)}÷ 120 (二) 步长与跨步长 1.步长?(step?length)? 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 正常人的步长约为50-80cm。偏瘫患者:健侧步长缩短,患侧步长延长。 2、跨步长(?stride?length) 指同一侧足跟前后连续两次着地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相当于左右两个步长相加,约100-160cm。 (三)步宽与足偏角 1、步宽(stride?width)?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 2、足偏角(toe out) 指贯穿一侧足底的中心线与前进方向所成的夹角。 四、跨步时间和单步时间 行走两步所需要的时间,通常记录从一侧首次着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能把高脂血症混同于高粘稠血症精要.ppt
- 不能忘记屈辱精要.ppt
-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分析精要.ppt
- 不确定性分析精要.ppt
- 不确定性和风险精要.ppt
- 不确定性与风险精要.ppt
- 不是不可能精要.ppt
- 不随地吐痰精要.ppt
- 不同病因重症心力衰竭急诊救治对策精要.ppt
- 不同场景下的期权策略精要.ppt
- 2025-2026学年初中劳动七年级下册湘人版(202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重大版三年级上册-重大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实施中的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助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融合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金融行业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与监管政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量子通信技术在证券交易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与信息素养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劳动教育在智慧教育云平台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教学课件)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