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綠生活知能概論-第五週作業.doc
綠生活知能概論--第五週作業
同學編號:N125109373(洪振哲)
蛋黃果山欖科Sapotaceae. Lucuma nervosa.
英名: Egg-fruit,Canistel.
原 產 地:美國佛羅里達州及古巴。 台灣中南部及東部為盛產,以嘉義縣境為最主要產區。
1987年鳳山分所首次自新加坡引入,在本分所及屏東縣高樹鄉試種,1994年又由馬來西亞引入兩品系,另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也引入數個品種。試種結果發現,黃金果頗能適應台灣風土,種植後2~3年即可開花結果,病蟲害少,管理方便。目前中南部地區已有零星栽培,產品大多以宅配銷售,消費者尚難於市面上見到,物稀為貴之下,目前銷售價格頗高。
莖:樹高5-9公尺,樹冠圓錐形,中型枝幹樹皮灰白略平滑,老幹有不規則深裂紋。葉:葉互生,螺旋狀排列,長橢圓形、披針形或長倒卵形,兩面均有光澤。花:花於5-6月間開放,花期甚長。果實:果實於12月開始成熟,橢圓形或帶卵形,果頂長尖,成熟果外皮橙黃色、光滑,果肉橘黃色,粉狀紅織,柔軟而缺乏水分,極似煮熟卵黃,微帶甘味,肉內藏種子一粒,種子橢圓形,兩端尖銳。特性:常綠小喬木。樹高5-9公尺,樹冠圓錐形,中型枝幹樹皮灰白略平滑,老幹有不規則深裂紋。葉互生,螺旋狀排列,長橢圓形、披針形或長倒卵形,兩面均有光澤。花於5-6月間開放,花期甚長。果實於12月開始成熟,橢圓形或帶卵形,果頂長尖,成熟果外皮橙黃色、光滑,果肉橘黃色,粉狀紅織,柔軟而缺乏水分,極似煮熟卵黃,微帶甘味,肉內藏種子一粒,種子橢圓形,兩端尖銳。 蛋黃果為熱帶果樹,樹高約5~8公尺,樹體有白色漿液。實生栽培約6年方能結果,但用高接或嫁接育苗僅2~3年即能結果。品種有長型果及心臟型果兩類。長型果果實較大,種子通常只有1粒,品質為佳。心臟型果短,種子常有2粒以上,風味稍差。植株每年5~6月間開花,果實約在12月間開始成熟,未熟果呈深綠色,隨後轉綠、淺綠、黃綠至橘黃。果實採收約8熟,方便運輸,經貯藏9~15日追熟後可食用,若用電石或食鹽沾果蒂處理,約經2日即可迅速軟熟。軟熟後若果皮完整無傷,可再貯藏10餘日不壞。,果實橙黃明亮,果頂長尖似桃果,果肉橘黃,粉狀組織,柔軟缺水分,吃起來像煮熟的蛋黃,風味極特殊。自製果汁:蛋黃果2個、蜂蜜2匙、冰塊少許。將蛋黃果剝皮,用水果刀割取果肉,加蜂蜜及開水半杯,用果汁機攪拌成汁,倒出加冰塊即成。有甘涼潤肺、散結通腸功效。要注意蛋黃果必須精選成熟度高者,攪拌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變為灰褐色。 蛋黃果在本省不算是多產的水果,因此販售並不普遍,購買後要存放幾天後再食用。購買時需注意成熟度,果實表皮愈橙黃而輕壓已軟化,就表示愈成熟。很多人對於蛋黃果敬而遠之,或許是曾經吃到未熟果,而不知其味之美。 成熟度佳的蛋黃果,果肉柔軟,富有獨特香氣,帶有卵黃加砂糖的特殊風味。營養成分極高,尤其是豐富的糖分,食後入體燃燒則生熱量,可取代其它水果類糖質攝取的不足。在炎炎的夏天裏,偶爾冰涼食用,可消除暑熱,甘涼潤肺,散結通腸。 蛋黃果由於糖分高,孩童在飯前不宜多吃,否則恐有影響正餐之虞。另患有寒滯性之胃疾,亦不可多食,否則易感悶積不快。營養成分:水分48.2%、蛋白質0.73%、脂肪0.4%、醣類16.2%、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鈣、鎂、鐵。 品種有長型果及心臟型果兩類。長型果果實較大,種子通常只有 1 粒,品質為佳。心臟型果短,種子常有 2 粒以上,風味稍差。植株每年 5-6 月間開花,果實約在 12 月間開始成熟,未熟果呈深綠色,隨後轉綠、淺綠、黃綠至橘黃。果實採收約 8 分熟,方便運輸,經貯藏 9-15 日追熟後可食用,若用電石或食鹽沾果蒂處理,約經 2 日即可迅速軟熟。軟熟後若果皮完整無傷,可再貯藏 10 餘日不壞。成熟的蛋黃果皮橙黃,用手指輕按,可以感覺出軟軟的,這時才能剝開吃,保證氣味香甜,吃了口齒留香。由於果肉的顏色和質地都很像蛋黃,所以才會被稱為「蛋黃果」。要是買回家的蛋黃果還未軟化,那麼不妨多放幾天,否則難以入口。.tw/teach/%AE%D5%B6%E9%B4%D3%AA%AB/%B3J%B6%C0%AAG/%B3J%B6%C0%AAG.htm)
國外黃金果:
以下的擇要產品都是可食用的,在世界上的大多數經擠水果幾乎都來自南美洲,因此都很適合台灣亞熱帶環境,其中某些品種可能較不適合北部地區,所以北部朋友得多注意,但大部分都能適合,除了在幼苗期防範霜害外,至於成株就沒有影響了。
綠皮蛋黃果:原產南美洲,不過推廣之下目前連美國及很多美州國家也都有大量種植。在很多種植國家中是被推崇為蛋黃果之最,被公認是在所有蛋黃果種類中風味是最佳的品種,在國外至比黃金果更受到歡迎。未熟果以綠色存在,熟果轉成棕紅,果肉是紅色,比台灣蛋黃果(仙桃)水分多。
紅皮蛋黃果:原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