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超级记忆力(全文)》.doc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超级记忆力
作 者:王擎天
第一章 记忆真相
误区一:我天生记忆力差
许多人认为:“记忆如同人一生下来,头脑有好有坏一样,记忆力的好坏也是天生的,”但是,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记忆力的好坏绝对不是天生的。
我们常听人说:“我的记性真差”、“我对数字真是无可奈何,朋友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仅有一面之缘的朋友的名字和长相,我老是记不住”等等。可是,对于数字的记忆力不好,并不就表示记忆力真的不好;无法记住朋友的名字,也未见得是记忆力低的象征。人一生下来,对于数字、文章、名字等需要直接去记忆的东西,在能力上就有着不同的差异。对于其中的一项特别强,并不就表示所有的项目都很强。相反地,对于其中的一项特别弱,也并不表示所有的项目都很弱。
这种差异可以靠着训练来改善。记忆是最重要的,就是抱着能够记忆的自信与决心。若是没有这种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将会受到抑制,脑细胞的活动一旦受到抑制,记忆力便会迟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心理学上得到证明。在心理学上,将这种情形称为“抑制效果”。一般的反应过程是:没有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无法记忆,更缺乏自信,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误区二:学得越多记得越多
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几乎一致认为,要提高记忆的效率,反复练习(包括自我测验)是很重要的。但是已经把要记忆的內容记住了之后,是否还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呢?
过多的学习在心理学上称作“过度学习”。科学家进行的许多实验已经说明,过度学习对于记忆痕迹的固定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一项心理学的实验,十二个名词以每两秒钟的间隔分别表示,大约反复五次以后就能全部记住,但四天之后再进行测验时却一个也想不起来;可是当学习次数加倍,反复超过五次之后就能多想出三到四个。所以在准备考试时,即使已经熟记也不能说考试时没有问题,即使已相当熟练也要反复练习,否则很有可能对那些自认为胸有成竹的答案却一个也想不出来的。
但过度学习也有一个优点,就是不但能熟记书上所写的,而且能理清文章脉络,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自己记忆中的印象也加深了。
虽然过度学习能固定记忆,但是过度学习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的机械性表现,这种反复往往会使想法和视野变得十分偏狭,对于记忆力的提升只能治标不治本。
误区三:忘记的比记忆的多
我们常常听同学说自己刚记的东西就忘记了,对于这种高遗忘率总是很头疼。其实,记忆是一个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整个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识记”、“保持”、“再现”。“再现”这一阶段又可以细分为“遗忘”、“再认”和“再现”三种情况。
而所谓“遗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慢慢地淡薄了,最后一直淡薄到无论怎么暗示都想不起来的程度。那遗忘的程度与时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nv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豪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重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假如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如下表所示。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