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 文 教 学 通 案 用 纸(正页)
五年级
课 题 1—1 对子歌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修改完善 教
学
目
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
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点: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对对联有所了解。
难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
教法
学法 读书法、讨论法、观察法
板
书
设
计
1—1 对子歌
( )对( )
对偶
对称
小学“两修三课”教学用纸(副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修改完善
谈话导入,介绍“对子”
对子就是对偶的文句。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增强语言的效果。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练习。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古时学堂学童首先学“对对子”。
自由朗读,学习
蓑suō ,“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由于与草相关,后来增添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引导书写时强调“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再读对子歌,引导朗读
1.小组内读。
2.老师榜样读在停留、延长和语调的高低转变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小组讨论: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小组内交流,再借助工具书解决。
.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小组比赛
四、拓展与交流从生活中找到的对联背一背:看谁记得快联这种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对子划一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凝练的内容美,深远的意境美。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汉字文化。
语 文 教 学 通 案 用 纸(正页)
五年级
课 题 1—2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修改完善 教
学
目
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
教法
学法 练习法、读书法、提问法、观察法
板
书
设
计
小学“两修三课”教学用纸(副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语 文 教 学 通 案 用 纸(正页)
五年级
课 题 1—3茶酒联趣 共1 课时 课 型 新授 修改完善 教
学
目
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
3.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喜爱。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
教法
学法 读书法、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
板
书
设
计
小学“两修三课”教学用纸(副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语 文 教 学 通 案 用 纸(正页)
五年级
课 题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共2 课时 课 型 新授 修改完善 教
学
目
标 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难点
关键 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三秦(送别地点) 望并非远别 五津(上任地点) 同宦游(身份) 知己豁达、乐观、坦然心愿比邻 无为共沾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修改完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学写5个字。
2、熟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息转移纸成套设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工第一课培训.pptx
- 果酒中蛋白质、多糖、多酚的相互作用及其澄清初步研究.pdf VIP
- JJG 112-2013 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检定规程.pdf
- 农村饮水安全课件.pptx VIP
- 【同步练习】译林版初一英语下册 Unit1 综合训练.docx
- PPT重症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2).pptx VIP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指导手册(20250204).pdf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7套)(附答案).pdf
- 软件bim导出插件基础平台80citymaker builder v80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