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产儿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 易出现哺乳困难或乳汁吸入性肺炎 缺氧或喂养不当时,可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生理性黄疸程度较重,且持续时间长, 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蛋白血症 早产儿生理特点 神经系统 胎龄愈小,各种原始神经反射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全。 觉醒程度低,常呈嗜睡状态。 当吸入高浓度氧气或时间过长可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致失明。 早产儿生理特点 体温调节 早产儿棕色脂肪少,产热能力差,寒冷时更易发生低体温和寒冷损伤综合征 环境温度过高时,体温亦易升高 4、.合理喂养 足月儿;30分开奶, 出生体重在1.5K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于生后2~4小时喂10%葡萄糖水2ml/Kg,无呕吐者,可在6~8小时喂乳。 喂养方式最好母乳喂养,无母乳者,宜选早产儿配方乳。 喂养方法根据吸吮能力和吞咽功能而定,吸吮、吞咽差者可用滴管、胃管或静脉高营养。 维生素补充 。 哺乳量 10-15g/D 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分娩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病因 1.孕母原因: 严重贫血、心脏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2.分娩因素:脐带受压、绕颈、打结产程中使用药物不当(镇静剂或麻醉剂等) ; 3.胎儿原因:早产儿、巨大儿、畸形儿、胎位不正、宫内新生儿感染、呼吸道阻塞(羊水或胎粪吸入)等。 (三)临床表现 胎心增加≥160次/分,然后减慢<100次/分,胎粪排出致羊水污染。目前,临床上多采用Apgar评分法来确定新生儿窒息程度。 评分8~10分者为正常, 4~7分为轻度窒息(青紫窒息), 0~3分为重度窒息(苍白窒息)。 新生儿Apgar评分表 0 1 2 皮肤颜色 青紫或苍白 躯干红、四肢青紫 全身红 心率 无 100(次/分) 100 弹足底 无反应 有些动作 哭、喷嚏 或插鼻管反应 肌肉张力 松弛 四肢略屈曲 四肢能活动 呼吸 无 慢、不规则 正常、哭声响 (五)治疗要点 1.预防及治疗孕母疾病。 2.早期预测。 3.及时复苏 A(airway):尽量吸尽呼吸道黏液。 B(breath):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C(circulation):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每搏输出量。 D(drug):药物治疗。 E(evaluation):评价。 4.复苏后处理 (五)护理诊断/问题 1. 自主呼吸受损 2. 体温过低 3. 潜在并发症: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及感染。 4. 焦虑(家长) (六)护理措施 1.复苏 (1)复苏程序: A通畅气道(要求在生后15~20秒内完成): ①保暖。 ②减少散热。 ③安置体位。 ④清除分泌物。 B建立呼吸: ①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再评估心率,如心率100次/分,再评估肤色,如红润或仅手足青紫可观察。 ②如无规律呼吸或心率100次/分,应立即用复苏气囊进行面罩正压通气。通气频率40~60次/分,吸呼比1:2。 ③15~30秒后,再评估心率,如心率100次/分,出现自主呼吸可评估肤色,吸氧或观察。 ④如无规律性呼吸或心率100次/分,需进行气管正压通气。 C恢复循环: 无心跳或心率80次/分,应行心脏按压及注射肾上腺素。 心脏按压方法是: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处,其余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120次/分,按压深度以胸廓压下1~2cm为宜。也可用中食指法。 D 药物治疗: 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②保证药物应用:根据病情按医嘱扩容、纠正酸中毒、低血糖、低血压等。 E 评价: 复苏过程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时,均要评价患儿的情况,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操作。 (2)加强监护 2.保温 整个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儿保温,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温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温或热水袋保温,维持患儿肛温36.5~37.0℃。 3.复苏后监护 窒息后常引起心、肺、脑功能受损,故除对新生儿进行复苏处理外还要通过各种监护措施观察各脏器受损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环境管理。 4.健康教育 向家长讲解本病的严重性、预后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并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建议家长尽早为孩子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以早期发现脑损伤引起的异常。 向家长解释患儿病后及早进行功能训练和智能开发,可减轻后遗症症状。并指导家长对有后遗症的患儿进行智能的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