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史研究刍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书资料史研究刍议.doc

图书资料史研究刍议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261-02   资料可考的历史源远流长,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化的真实记载,人类文明的传承。本文试图从历史的长河中,挖掘出图书资料发展的脉络,并通过本篇文章的叙述,将图书资料的产生、发展、分类内容、整理方法及研究与应用搭一个系统的框架,对图书资料史作一个系统的研究尝试,为后续图书资料史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图书资料起源小考   1.图书资料的发展   (1)文字的产生   文字产生的具体时间,至今尚无定论。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文献如《说文解字》、《竹书纪年》、《世本作篇》、《荀子解蔽》中,均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从近年考古研究的材料来看,汉字的历史可以远溯至五六千年以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出土的陶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已有重复出现的有规则的简单符号,清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体结构复杂,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文字字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小篆;小篆—隶书;隶书—楷书。   (2)图书资料的发展变化   从考古发掘研究表明,纸发明前承载文字信息的文献载体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皿、金石、竹木简牍、缣帛等,虽然在形式体例上各有不同,但都属成熟的图书资料,都极具有可考的历史价值。但因有的不便携手并肩,有的则非百姓应用之物,得不到大量使用,因而图书资料的管理使用往往成为了特权阶层的专属。大约西汉年间,“西汉古纸”被考古发掘研究证实的有灞桥纸、金关纸、马圈纸。东汉“蔡侯纸”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纸张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图书资料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其后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革新,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套版印刷术—数字化印刷过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契机。尽管经战乱濒仍,图书资料的秩亡无数,但今天还是能见到数量可观的珍贵资料被保存了下来,也使得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有了文字可考的连续发展的历史,造就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图书资料的载体历程   在世界历史上,泥版、纸草、牛皮、龟甲兽骨、竹木、金石、缣帛类织物直至纸张等,先后被人们用于书写和印刷文字,进行社会交往记载,从而留下了各种载体的资料文献。由于自然条件和书写实践的差异,人们使用载体的种类不尽相同,但毫无例外地经历了从利用简间自然物开始逐渐发展到以纸为载负实体历史过程。伴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图书资料文献载体的发展趋势,由笨重到轻便,其所承载的图书资料信息密度也越来越大,其传递信息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变革着文献的载体,也使得图书资料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以纸为载体的图书资料,表现为文字记录;以胶卷、磁介质等材料为载体的图书资料,表现出为音像记录;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图书资料,表现为信息存储。载体不同,图书资料的制作、保存及管理方式也不同。古代的甲骨金石等图书文献资料,以契刻、铸字形式;以纸张为代表的物质载体,就有手抄、雕版、活字印刷等形式;现代技术是完全摆脱了纸张载体的音像、缩微、机读、人工智能等形式。   二、图书资料的分类内容   1.图书资料的类别概述   图书资料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如按载体形态、印刷方式等。当然,从图书资料价值应用的角度,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科学分类:   (1)从产生的时间先后分类,分为古代、近代、现当代图书资料,具体可分某某朝或某某期的图书资料;   (2)人产生或内容涉及的地域,可以分为本国、外国图书资料,可以具体到不同国度,还可划分不同的地区、全国与地方等;   (3)从记录的文字类别可分为汉语、少数民族、外文图书资料,其下还可进一步细分;   (4)按记载的内容,可以分为史学、哲学、文学等不同门类的图书资料,具体到各学科内部的内容及体例形式;   还可以从图书资料的价值、存世、取材、体裁、应用范围等等诸多方面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方法,都能从不同侧面展示图书资料的产生、发展及其特性。   2.图书资料的实际应用检索   事物可分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图书资料的载体分类,只是形式上分类,与图书资料的性质及知识结构等没有关联,不利于研究和应用检索使用。考察研究全部的图书资料典籍,从广义角度,将图书资料史的脉络分理出一些枝节:   ①四部分类   中国古代图书资料浩如烟海,据估计总数达十万余种以上,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其分类方法,皆按经、史、子、集四部为划分。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学术和社会意识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提倡从而使得通经致仕成为正途,朝廷诏令有群臣疏议皆援引经义为据。   经学:经学的基本典籍是十三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