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经典诵读的误区及建议.doc
小学经典诵读的误区及建议
近些年来有关经典诵读的话题越来越热,特别是小学阶段,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应该抓紧时间大量背诵。然而,当前上演的小学经典诵读热存在着许多误区,且呈愈加严重的趋势。我们需要纠正偏差,明确重点,引导其走向正途。
一、小学经典诵读存在的误区
小学经典诵读存在的误区,主要体现在经典作品的选择有偏差、背诵经典的用意有偏颇、背诵经典的方法欠科学等方面。
1.经典作品的选择有偏差
一方面,夸大蒙学读本“三、百、千、弟”的作用。《三字经》据说是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1296)所编,该书具有识字、广见闻、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等功能。《百家姓》据说是北宋初年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549)编成的,编者周兴嗣。《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三、百、千、弟”的形成过程和文化背景,反映了当时环境下,小学生无法拥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学习资源。在众多的蒙学识字课本中,这几种编得较好,流传较广,但不管怎样,它们只相当于今天的识字课本,其经典文化价值含量有限。
另一方面,历代经典散文被打入冷宫,如被公认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古文观止》。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氏叔侄选编的《古文观止》一书,至今影响仍然很大。起初,他们只是为给童子讲授古文编了一些讲义。后来逐年讲授,对古文的见解越来越深,讲义越编越精,以致“好事者手录”而去,“乡先生”读后有“观止”之叹。这样的选本如果让小学生大量背诵,对其语言文学功底的作用不言而喻。
2.背诵经典的用意有偏颇
如今,只要走进学校听小学生诵读的经典,绝大部分离不开“三、百、千、弟”。有时我去学校参加活动会看到整个学校操场上学生齐诵的场面:“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那稚嫩的声音会让教师和家长感到很开心,没有人对背诵文章持反对意见。可是背诵经典的用意何在呢?从“三、百、千、弟”的成书经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类书兼有很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但是,这类蒙学教材里面包含的一些道德行为准则未必完全适应我们这个时代要求,甚至会对学生造成误导。那么,诵读经典的目的是为了道德教育,还是为了训练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呢?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来讲,该类书无法与历代散文相比,对学生习得语言帮助不大。
3.背诵经典的方法欠科学
近些年在小学界有关吟诵的热潮越来越高,许多专家通过各种形式不遗余力地推广吟诵,有人甚至认为中华传统经典非吟诵难以读好、学好,其观点甚为偏激。我不太赞成某些说法:“以前,每个文人都是作曲家……自己作词,自己作曲,自己唱,自己听。人人都是音乐家,人人都唱自己的歌。”(徐健顺《吟诵——中国式读书法》,载《小学语文》2011年第11期)是否古代每个文人都是作曲家,我们已无从考究。像鲁迅说的“杭育杭育派”文学家那样(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也许还不能登大雅之堂。吟诵即有节奏地诵读诗文,是个较复杂的形式,成人做起来尚难以把握,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能学个皮毛而已,大都走了样。许多教师把吟诵奉为圭臬,让小学生咿咿呀呀,摇头晃脑来读经典,其实大可不必。我不反对让学生了解一点吟诵知识,但不要强调过分,不必要求每个小学生都掌握。现在许多教师在搞吟诵,其吟唱的调子都是自我发挥,没有固定的格式,往往跟着感觉走。这样一来,常态化的朗读训练都没有抓好,学生不会正确朗读,对诗词文章更难以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教学基本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追求吟诵无异于邯郸学步。
二、小学经典诵读实施建议
小学阶段学习语言,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这将对以后的整体提高至关重要。经典诵读的确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颇有裨益,因此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需要我们努力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1.大量背诵,不求甚解
作为经典诵读,大量背诵这个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赞成。在背诵过程中,即使不理解那些优美的文章也没关系,可以先记下来,印在脑子里,这些记忆的美文最终总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写作以及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在经典诵读中应始终贯彻“粗知大意,不求甚解,大量背诵,训练朗读”这一理念。
2.诵读技巧,正确引导
俗话说,熟读可以成诵。古代有多种读书方法,流传到今天的吟诵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记忆方法。有的学校让学生唱读记忆,有的强记背诵,有的编故事记忆……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记住都行。但是,不宜片面夸大某种方法的效果。平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docx VIP
- DB37╱T 3655-2019 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pdf VIP
- 百灵达FLOW-8快速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pdf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T/HGJ 10600-2019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docx VIP
- 最新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临床医学 《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ppt VIP
- 最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