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真题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分真题 D 36、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 (A)学校 (B)家庭 (C)电视 (D)医院 A 37、“性”属于( )概念。 (A)生物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人类学 C 38、他人的判断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 (A)本我 (B)客我 (C)镜我 (D)超我 D 35、B f(P,E)中的B代表( )。 (A)社会行为 (B)个体特点 (C)个体所处情境 (D)行为倾向 D 39、“出工不出力”是一种非( )现象。 (A)社会抑制 (B)社会干扰 (C)社会懈怠 (D)社会促进 D 40、塔尔德模仿律包括( )。 (A)算术级数律 (B)上升律 (C)先外后内律 (D)下降律 B 41、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 )。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去社会化 (D)反社会化 D 42、正常情况下,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 (A)爱情 (B)喜欢 (C)亲合 (D)接近 C 43、模仿的意义不包括( )。 (A)具有适应作用 (B)是学习的基础 (C)影响他人的方式 (D)会促进群体形成 ACD 91、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 (A)保持内在一致性 (B)影响外貌 (C)解释经验 (D)决定期待 ABD ?C 92、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包括( )。 (A)家长的教育方式 (B)自身的行为表现 (C)自身的抱负 (D)参照群体的选择 A C D 93、根据鲁宾的观点,爱情和喜欢的区别可从以下方面表现出来,其中包括( )。 (A)依恋 (B)相容 (C)利他 (D)亲密 A B D 94、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 )。 (A)寻求行为参照 (B)群体凝聚力 (C)遗传素质 (D)对偏离的恐惧 A C 95、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 (A)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类的本能 (C)人类的遗传素质 (D)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C 30 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 W.詹姆士 B F.奥尔波特 C W.麦独孤 D C.达尔文 A 31 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作()。 A 内归因 B 情境归因 C 外归因 D 运气归因 D 32 态度的ABC模型中,B代表()。 A 行为 B 情感 C 认知 D 行为倾向 C 33 鼓励老年人适当地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保持必要的沟通,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能( A 获得信息 B 改善人际关系 C 交流思想 D 维持心理平衡 C 34 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塔尔德所称的()。 A 上升律 B 先内后外律 C 下降律 D 先外后内律 ABC 90 家庭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机制包括()。 A 性别期待 B 性别认同 C 性别模仿 D 性别矫正 AC 91 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包括()。 A 主我 B 本我 C 客我 D 镜我 BCD 92 关于亲合动机,正确的说法包括()。 A 焦虑会增强人们的亲合动机 B 悲惨情境会加强人们的亲合动机 C 恐惧会增强人们的亲合动机 D 外界压力会加强人们的亲合动机 AB C 109 G.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存在的形式包括()。 A 想象的存在 B 隐含的存在 C 现实的存在 D 歪曲的存在 ABD 110 角色失调的形式包括()。 A 角色冲突 B 角色失败 C 角色转变 D 角色中断 ABC 111 关于自尊,正确的说法包括()。 A 自尊会导致自信 B 自尊与抱负成反比 C 扬长避短有利于增加个体的自尊 D 自尊与成功成反比 ABC 112 嫉妒的特点包括()。 A 针对性 B 普遍性 C 对抗性 D 偶然性 B 29、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 角色不清 B 角色失败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冲突 A 38、对确立咨询关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 第一印象 B 声明权利 C 承诺保密 D 心理测验 C 40、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应属于 。 A 公众距离 B 社交距离 C 个人距离 D 亲密距离 A 49、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 哲学思辨阶段 B 学派阶段 C 实证分析阶段 D 经验描述阶段 A 50、“性别”表示 。 A 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 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 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 男女在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B 51、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光环效应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