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医书】痧疹辑要.doc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篇名痧疹辑要 书名:痧疹辑要 作者:叶霖 朝代: 年份:不详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周礼》,周公所以治天下者,无一事不备。至于医师,特令上士为之。下逮于鸟兽,亦有医。以是知百家 技艺,皆圣人之所创制,民生之不可一日无者。其为经纶参赞之功,至矣。今世医亦有官,而四方之为医者不少, 如史传纪载,未之或闻。欲求平正通达之医,亦不数觏。良由学业不精,故斯道日晦。吾友叶君子雨,敏而好 学,中年频遭家难,多误于庸工之手,慨然有济世之志。广搜医籍,闭户十年,深造轩岐之奥,着述甚富。昨以 《痧疹辑要》一种见示,伏读再过。其辨证论因,折衷中外,于前人根据违附会之说,立为剖断;而论三焦及同 身取寸之义,发前人所未发,尤为名言至理,超轶古今。可谓济世之书也,可谓传世之书也。爱付于民,公诸海 内,是为序。 \x光绪庚寅暮春之初四明北亭李振霆撰\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痧疹一证,汉魏经方不载。唐宋以降,亦未有论及者。前明罗田万氏,稍稍阐明其义,而语焉不详,难执为 法。近代诸家,间有精论,多散见痘书之末,每与隐疹、时麻淆混,辨证不清,治法多舛,苦无专书故也。余甚 悯焉。戊子之冬,寒夜挑灯,涉猎旧籍,不揣固陋,钩往哲之精华,抉先贤之奥旨,汇而成帙,间附一得之愚, 颜之曰《痧疹辑要》。未敢言有功斯世,或于业是科者未必无小补云尔。 \x光绪庚寅春叶霖序于石林书屋\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是书之辑,专论痧疹,其痘、斑、麻、隐等证,未便涉及。惟烂喉丹痧,稍有发明,然亦略而不详。欲 求全义,自有陈耕道《疫痧草》在,故不赘述。 二、治病须明经络。若经络不明,如瞽者夜行。而三焦一经,尤为痧疹伏气第一关键。越人以降,或有形, 或无形,纷纷聚讼。余不惮琐亵,以泰西解体诸书,缕晰辨明,使数千年幽晦复明,庶几长夜一灯,不致暗中摸 索。 三、经络虽明,俞穴难考。汉唐以后,针灸失传,总缘不辨同身取寸之义,致议论分歧,语多隔膜。余折衷 诸家,畅明经旨,泄千余年失传之秘,固豆疹之津梁,实针灸之宝筏。 四、清冷渊、消泺二穴,为三焦经脉。泰西引种之说,引其命门伏毒,由经络外达。此法与牛豆同,倘能推 广行之,亦保婴之一助也。 五、选录诸家精论,当以许橡村首屈一指。其余各有奥义,读者须细心领会,勿轻看过。 六、论治虽无剩义,惟疑似同异之间,病情百变,临证之士惝恍无所适从,故选案数十条,各法略备。其间具 治病原委,览者心目豁然。遇证之偶相类者,用之无疑,效可立俟,庶免望洋之叹。 七、书分四卷。卷分八篇,曰述原,曰引种,曰预防,曰禁忌,曰辨证,曰论治,曰运气,曰选案。每有一 得之愚,附之篇末。高明之士,起而正之,匡其不逮,固鄙人之幸,亦是书之幸也。 八、古人文本,未便割裂。前后之间,难免拉杂。书虽八篇,气则一贯,读者参观互证可也。 九、是书首重畅明医理,未敢以文害义,其重复芜杂之诮,知所不免,阅者谅之。 目录卷一 篇名述原 属性:钱仲阳曰∶小儿在胎十月,食五脏血秽,生下则其毒当出。故疮疹之状,皆五脏之液。肝主泪,肺主涕,心主 血,脾为裹血。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 ,以泪出如水,其色青(而)小;肺为脓 ,以涕稠浊,色白而大,心 为斑,主心血,色赤而小,次于水 ;脾为疹,小次斑疮,其主裹血,故色赤黄浅也。涕泪出多,故脓 、水 皆大;血营于内,所出不多,故斑疹皆小也。病 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 始发潮热,三日以上,热运入皮肤,即发疮疹,而不甚多者,热留肤腠之间故也。潮热随藏,出如早食,潮 热不已,为水 之类也。疮疹始出之时,五脏证见,惟肾无候,但见平证耳,尻凉、耳凉是也。尻、耳俱属于肾, 其居北方,主冷也。若疮黑陷,而耳尻反热者,为逆也。 《圣济总录》论曰∶小儿禀气纯阳,脏腑蕴热,自内出外,随气熏蒸,散于荣卫肌肉之间,留连内腠,或因 饮热乳,或因遇时疫,热气乘其肌肉嫩弱,遂变疮疹。微者其邪在腑,发为细疹,状似蚊喙所螫,点点赤色,俗 号麸疮;甚者其邪在脏,发为豆疮,状如豌豆,根赤头白,穴出脓水,俗名 疮。皆于未发时,先蒸热如伤寒状, 头痛面赤目黄,遍身皆热,腰背疼痛,小便赤短,大便或溏或涩,烦渴引饮,甚则谵语,其脉浮大洪数 者,是其证也。 李东垣曰∶夫斑疹始出之证,必先见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烦闷,乍凉乍热,咳嗽嚏喷,足梢冷,多睡 惊。并疮疹之证,或生脓胞,或生小红斑,或生瘾疹,此三等不同,何故俱显上证,而后乃出?盖以上诸证,皆 太阳寒水起于右肾之下,煎熬左肾,足太阳膀胱寒水夹脊逆流,上头下额,逆手太阳丙火,不得传导,逆于面上, 故显是证。盖壬癸寒水,克丙丁热火故也。诸斑证皆从寒水逆流而作也,医者当知此理,乃敢用药。夫胞者一 名赤宫,一名丹田,主男子藏精施化,妇人系胞有孕,俱为生化之源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