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医书】竹林女科证治.doc

  1.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篇名竹林女科证治 书名:竹林女科证治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序 属性:绍兴在昔为会稽郡,山水佳丽。自东晋以来,其地多禅宫梵刹。相传,时有高僧异人,隐见山中,四方人 士;闻其胜者,竞欲往从之游也。萧山有寺,曰竹林,其创建殆不可考。寺僧得异人术,荠治疾病,于女科尤 精。病者遣媪,以所患闻于老僧,老僧应手付方,投无不效。以此竹林女科之名,震于遐迩,遂为会稽郡增一 胜事。释氏言∶如来出世为大医王,五地菩萨,方便度生,以荠方药,治疗诸病。意者,老僧或通其奥,而广 其传,与未可知也。尝谓医学,至我朝名流辈出,撰着宏富。新建喻征君嘉言,外服儒内联闷心宗,由曹洞 五位君臣旨诀,妙悟医理。至今论医者,率称喻征君,能发挥轩岐、仲景不传之秘,斯固非近世缁流释子,所 可几及。又阳曲傅征君青主,以女科为海内宗仰。其辨证精确,而立方简要,论者咸誉。其谈论不落古人窠臼, 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矣。若兹编,则别类分门,至纤至悉,所列经验方详搜,而撮其要,诚足补傅征君女科所 未备,固宜二书并行,以资世人择取也。先是寺僧,珍秘不以宣示。道光间,旌德汪氏,得钞本,刊于鄂中。 咸丰间,板毁于兵燹,而书亦鲜存。吾友山阴俞子藜生,尝录而藏之。光绪辛卯昌翰与俞子,再聚皖江幕府, 出是书属为之序。固醵资刊行。以公诸世。昌翰谓∶竹林之医,其裨益仅一隅耳。兹编 出将不胫而走,病者不待召医诊视,而按方服药,其应如响,是胥一世之女子,疵疠夭札,而概予救济焉。洵 有如释氏所云∶以荠方药疗治诸病者,惟俞子之功德,为不可没也。 \x光绪辛卯季夏桐城方昌翰谨序\x 目录 篇名原序 属性:竹林女科,脍炙人口,闻其名而未见其书。嘉庆丁丑,致中侍严君,于台湾道署,不惜重赀,购得原本, 偶遇施治,奏效如神,欲刊布流传而未果。越数载,中筮仕湖北任武穴同知,公余之暇,翻阅此书,付诸剞劂 氏,以公于世。所愿习是书者,认证确切,按方投治,毋嫌抄袭,毋参私见,毋涉歧疑,庶不失作者之苦心。 且使天下闺阁女流,共登乎仁寿之域,何庆如之。刻成为叙其巅末如此,书仍原名,存其真也。亦信以传信 之意也,是为序。 \x道光七年嘉平月旌德正轩汪致中书于武穴官署\x 目录卷一\调经上 篇名月经先期 属性:经以月至为常,若阳大过而月经趱前一月,忽早一月,则其形色多赤,或紫而浓,其脏气饮食喜冷畏热, 乃为血热。如证挟痰火,宜服加味调经丸。 \x加味调经丸\x 香附五斤(分作五股,以酒、醋、盐汤、童便、米泔各浸三日,仍用原汁煮干。再用葱五斤,取白细切, 拌香附焙干,以葱白香黄为度) 当归 白芍 生地黄(各四两) 黄连 黄芩(各三两) 川芎 杏仁 柴胡(各二两) 白芷(二两五钱) 青皮(一两五钱) 荆芥 滑石(水飞净,各五两) 共为末,醋面糊丸,空心白汤下。 目录卷一\调经上 篇名月经后期 属性:妇人以血为主,惟能谨于调护,则气血周流月水自然如期,若阴不足而月经退后一月,忽迟一月,则其形 色不鲜,或涩滞而少,其脏气恶寒喜暖,宜服正经养血汤。 \x正经养血汤\x 白芍(酒炒) 当归(酒洗) 茯苓 白术(蜜炙黄) 阿胶(蛤粉炒,各一钱) 五味子 川椒 (炒) 甘草(蜜炙,各二钱) 半夏(姜汁制) 人参(各七分) 柴胡(八分) 姜(三片) 水煎,食前服。如五心烦热,日晡发热,加胡黄连五分,不思饮食,加神曲、麦芽(炒)各五分;头痛, 加川芎七分。 目录卷一\调经上 篇名月经或前或后 属性:脾土不胜,不思饮食,由此血衰,故月水往后,或次月饮食多进,月水又往前矣。治宜理脾,脾旺则血匀 气顺,自然应期,宜用紫金丸。 \x紫金丸\x 青皮 陈皮(各五钱) 苍术 槟榔 砂仁 红豆(各六钱) 良姜 乌药 香附(各八钱) 三棱(一两) 蓬术(二两) 枳壳(八钱) 共为末,粳米糊为丸,食后米汤下百丸。一方无苍术、蓬术、香附。 目录卷一\调经上 篇名月经愆期 属性:经来或前或后,名曰愆期。此由脾胃虚弱,冲任损伤,气血不足。宜服加减八物汤,兼服调经乌鸡丸。 \x加减八物汤\x 人参(三钱) 白术 茯苓 甘草(各五钱,炙) 白芍 当归身 陈皮 香附 牡丹皮(各一钱) 水煎食前服。 \x调经乌鸡丸\x 白毛乌骨未炖雄鸡一只,约重一斤。以糯米喂养七日,勿令食虫蚁,以绳缢死,干 其毛,去肚内杂脏不 用。纳生 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各二两于鸡肚内。以好酒十碗,文火煮烂,取出肚内药,将鸡连骨用桑柴火焙 干,仍以前煮过生地黄等药酒,又浸又焙,至鸡骨肉枯为度,研极细末。再用人参五钱,肉苁蓉(酒洗净)、 破故纸(炒)、砂仁、当归身、白术、川芎、丹参、茯苓、甘草(炙)、杜仲(盐水炒)各一两,香附米(醋 制)四两。共为细末,入鸡骨绞肉和匀,酒面糊丸,空心米汤下五十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