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撰写中医论文精要.ppt
《温热论》养阴思想探析 清代医家叶天士所著《温热论》是论述温病的一部专著,所论“卫气营血”为温病学体系开山标志。其对温病的证候辨析、治法等思想对后世论治温病有着深远的影响。温病病程中极易伤及津液,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因此,叶氏十分重视养阴生津,多用养肺胃、肝。肾之阴之法。其识别温病阴伤、养阴救阴扶正思想更是贯穿全文,这对了解和发挥叶氏温病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将其归纳整理于下。 1 养肺胃之阴 叶氏养胃阴的理论首源《内经》:“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再师法仲景、推岽东垣,认为,“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夫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其养胃阴理论不仅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较详的论述,在《温热论》中亦时时体现:首先,他通过证候学识别肺胃阴伤的各种临床表现,尤其在舌象上更是论述颇细;其次再分别根据卫气营血阴伤的不同予以论述。 2 救补肝肾真阴 温病后期,温邪久羁或邪入下焦,耗伤肾精,或形体及脏腑失于滋养,致使肝肾阴伤,特别是阳明邪热不去,阴液耗伤过甚,更易引起本证,如伤而未竭,犹可逐渐恢复而向愈,如伤而已竭,可能形成肝肾阴伤久久不得复之证,甚则可能发生正气外脱而亡。因此,需急予大剂咸寒滋肾补阴之品救补欲竭之真阴,“其有虽绛而不鲜,干枯而痿者,。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缓则恐涸极而无救也。”对于肾阴大伤而致的阴竭阳脱,救补肾阴就有敛阳救脱、防阴阳离决之功,即为“阴复则阳留”之意。 “肝肾同源’’论初探 王 耀 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300193) [摘 要] 肝肾同源应分为病理和生理两层概念。在发病学上中医学肝‘肾两脏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或同质性,具有相同的疾病易感性,如肝肾易于出现阴液亏虚而成肝‘肾阴虚证,现代医学中乙型肝炎病毒侵袭后出现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和l临床常见的肝‘肾综合征,可以作为肝‘肾同源病理学层面的例证,这与现代医学肝‘肾两脏的生理特性、结构基础相关,其疾病易感性的病理学实质可能与其具有相同的免疫活性物质、共同致病通路相关。 [关键词] 肝‘肾同源;肝病及‘肾;同源性;发病机理;中医学基础 《内经》中的传统医学道德思想术 周杰 范晔 张瑞新 王欣苗 季巍巍 【摘要】我国的传统医学道德思想自《内经》始,经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内经》自古即肩负着传播医学知识、培育中医药人才的双重使命,其所蕴涵的医学道德思想,成为凡业医者的行为准则。文章从医者自身、对待病人及在诊治过程中应具备的医德几方面,对《内经》传统医德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使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传统医德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内经;传统医德;学术探讨 肝血虚证文献整理分析 张书河 ,陈明 ,郭爱银 ,刘海 (1.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6;2.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中华医典》中《医案医语篇》、《妇儿篇》、《综合篇》等的部分文献,对肝血虚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整理.对肝血虚证的常见病因、症状、治疗药物、治疗方剂、常见疾病等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 关键词:肝血虚;文献整理;统 213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调查术 武曦蔼- 倪青 李平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中医临床辨证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将213例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住院病例分为Ⅲ、Ⅳ、V三期,在此基础上借助描述性频次统计,对各病程阶段的中医症状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随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变化。Ⅲ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可兼夹血瘀、热盛证;Ⅳ期则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夹瘀,同时可因个体体质差异而出现热盛或湿热等兼夹证;V期则较为统一,均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湿浊蕴阻、瘀血阻滞的虚实夹杂重症。提示随着病情的进展,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趋于复杂。结论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发展为阴阳俱虚之证;所兼夹的标实证因病程阶段不同和个体差异而表现各异,但血瘀证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症状;舌象;脉象;证候;分布规律 李家庚医案三则 范文雯 湖北中医学院05中医教改实验班(430061) 关键词:李家庚@;不育症;慢性肾炎;血小板增生症;验案 doi:10.3969lj;issn.1003—8914.2009.09.106 文章编号:1003—8914(2009)一09—1778—02 余有幸侍诊于李家庚教授左右一年余,见其辨证 准确,组方缜密灵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