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6-7章(中国经济史(教材:《中国近代经济史》,吴申元主编)祥解.ppt

经济史第6-7章(中国经济史(教材:《中国近代经济史》,吴申元主编)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史第6-7章(中国经济史(教材:《中国近代经济史》,吴申元主编)祥解.ppt

第六章 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晚清的中外贸易 一、近代对外贸易思想 (一)对外贸的新认识 ⒈魏源: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提出对外通商可“自修自强”,使“西洋之长技,尽成中国之长技”。 ⒉王韬:“以通商为国本”,中国应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⒊钟天纬:国际贸易互通有无,“深闭固拒不与世通”,难免要“犯众人之怒”。 ⒋郑观应:“决胜于商战”,“以制造为本务”。 (二)提倡贸易保护的思想 ⒈马建忠:“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通商而出口货等于进口货亦利”。“外洋恤商之策,首在于重征进口货而轻征出口货,中国之税反是”。 ⒉梁启超:早期信奉斯密自由贸易理论,变法失败后转而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提倡保护关税,奖励出口,“以与外抗”。 ⒊孙中山:“不能笼统地盲目地反对进口”,“用海关作武器,来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变化 (一)进出口量的增加 “一想到和3万万或4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都好象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或衬衣加长1寸),不必多久,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起初出口仍大于进口,60年代后进口才快速增长。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 工业品增加,棉纱、棉布上升,鸦片下降。 出口以农产品、手工制品为主。 丝茶下降,棉豆糖烟增加 。 (三)贸易国别比重变化 鸦片战争后,英国及其属国在中国市场长期占有绝对优势。 英国,出口占二分之一以上;进口占四分之一以上。加上印度、香港,出口占80%,进口占90%以上。 20世纪后演变为英、美、日三国竞争局面,日本后来居上。 三、外贸发展的后果 ⒈中国外贸逆差增大,加速白银外流。 出现银荒,银钱比价上升。 国家贫困,人民负担加重。 ⒉自然经济加速瓦解 国外廉价商品的冲击。 先纱后布,再洋油、洋烛、洋铁、洋钉。自给自足不如市场购买。 ⒊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经济作物推广,形成几个重要的经济作物区。出口增加。 国内农产品价格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1882年胡光墉动用官款二千万两收囤生丝,与外商较量,结果失败,阜康钱庄倒闭。 ⒋经济重心从广州移到上海 转移的原因: ⑴离政治中心北京近; ⑵长江口,水陆交通中心; ⑶背靠长江三角洲,近丝茶产地; ⑷周围居民购买力强; ⑸仇外心理少; ⑹小政府(四品道台)。 第二节 买办和买办制度 一、买办的产生 (一)买办一词的来源 葡萄牙文Comprador,采买者,音译“康白度”。 (二)产生原因: 《南京条约》废除行商制度,外商可与华商自由交易,但仍存在两大障碍: ⑴华商对外贸的垄断和特殊势力; ⑵中外商人之间缺乏信用关系。 此外还有语言沟通和人生地不熟等不利因素。 二、买办制度 (一)契约备案和担保制度 外商雇佣买办,订立的合同需经外国领事馆备案,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买办通常需向外商提供担保物、货币或有价证券,也可由买办相互作保。 连锁担保:买办负责对其他中国员工雇佣、支薪、监督、管理,并为他们担保,洋行对“买办间”事务不予干涉。 (二)买办的职能 ⒈为外商招揽业务、推销商品、收购原料、收集经济情报; ⒉经理与中国商人的业务往来,垫付流动资金,承担庄票和中国商行的信用。 ⒊特殊代理商,风险自负。洋行可拒绝承认交易后果。 (三)买办资本的积累 ⒈佣金和薪金:薪金不重要,主要收入为根据业务按一定比例(1~2%,5%)提取佣金。汇丰买办月薪200两,年佣金5万两,还有回扣。 ⒉兼营相关企业。搭便车,洋行允许。 ⒊投资附股外商企业。19世纪80年代,占外商在华投资的40%以上。 ⒋非法经济活动。利用保护伞,买卖鸦片、掠卖华工。 (四)买办制度的变化 买办制度使交易成本昂贵,外商认为买办赚的比他们还多。随着外商势力的扩大,产生取消买办的倾向。1899年三井株式会社率先取消买办职位。进入20世纪普遍发生变化。 ⒈高级职员制 ⒉经销制 ⒊有阻力有回潮。 (五)对买办的评价 ⒈帝国主义的帮凶,不主子更凶。买办阶级、官僚买办资本。 ⒉“中西经济文化的桥梁”。沟通引进、开风气之先。 ⒊投资理念先进,逐步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第三节 晚清的利用外资 一、近代利用外资思想 ⒈马建忠:“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取日增之利,偿岁减之息”。 ⒉郑观应:“借洋债以损国”,为“一绝大漏卮”,必须谨慎对待。 ⒊梁启超:既欢迎又反对,必须“用之于生产”,量力而行,且有政治制度保障。 ⒋:孙中山:“利用外资,可以得外资之益”,“一旦主权恢复,我便可大开门户,欢迎外资” 二、利用外国间接投资 (一)洋债的起源 ⒈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洋务派从“自强”转为“求富”,资金大缺口。 轮船招商局利用洋债摆脱中法战争期间发生的经营危机,扭亏为赢。 ⒉借债筑路 1860年代与顽固派展开论战,掀起筑路热潮。1889年定为国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