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国际收支调整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章国际收支调整摘要.ppt

知识回顾: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知识回顾:国际收支的政策调整 西方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的演变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193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琼·罗宾逊在其著作《论外汇》中提出该理论。后经勒纳、哈伯勒等人进一步发展,弹性分析法成为国际收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弹性分析法的出发点 弹性分析法研究:汇率对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 核心: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二、模型假设 其他经济条件(商品价格、国民收入、利率)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不考虑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进出口的供给弹性无穷大→贸易收支的变化只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初始的国际收支是平衡的。 CA=出口额-进口额 =出口品价格 ×出口量 -进口品价格 ×进口量 以本币表示的经常项目差额为: 三、分析过程 CA=X-eM 等式两边对汇率(e)求导: 出口需求弹性 进口需求弹性 要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必须有: 四、马歇尔-勒纳条件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货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 补充说明 如果进出口需求弹性等于1,贬值对国际收支没影响。 如果进出口需求弹性小于1,贬值恶化国际收支。 五、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检验 30年代,经济学家们对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都相当低,不足以使贬值发挥作用。因此,“弹性悲观论”盛行一时。 1949年9月,英国政府为了制止黄金流失,改善商品的出口条件,宣布英镑贬值30.5%,从每英镑4.03美元贬为2.8美元 。1967年11月再次贬值14.3% 。贬值没有明显改善英国的国际收支。 50年代和60年代, “弹性乐观论”兴起。研究发现在多数情况下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都能 达到1,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案例: 人民币升值能否改变国际收支顺差? 我国出口产品都是价格比较低的生活品,即使价格上升了,仍只占外国居民收入中较小比重,微小的升幅不被人所重视; 我国许多出口产品被外国经销商获得,他们出售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在我国的采购价格,利润空间甚至高达500%,人民币一年才升值不到4%,对他们的利润基本没有影响; 我国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低,即使有所涨价,相对其他国家产品仍然是物美价廉。 由此就可以发现,中国出口商品出口需求弹性小,人民币升值对改变国际收支顺差作用不明显。 J曲线形状的解释 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 认识时滞: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新价格的信 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 决策时滞: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 生产时滞: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 取代时滞: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 交货时滞:把商品、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 案例:美国经常项目差额与美元的汇率波动 本币贬值不改变国内的价格,这一假定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一定条件下,本币贬值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Absorption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1952年,美西德尼·亚历山大 “吸收”——国内居民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 Y= C+Id+G +X-M Y= A + CA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实质 国际收支差额等于总收入减去总吸收。 总收入=总吸收→国际收支平衡; 总收入> 总吸收→国际收支顺差; 总收入<总吸收→国际收支逆差。 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的方法是:增加总收入,或减少总吸收,或二者兼用。 二、吸收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Y=C+I+G+X-M C = C0 + cY, M = M0 + mY (c=⊿C /⊿Y ) Y= C0 + cY +I0+G0+X0- M0 - mY (1-c +m)Y= C0 + I0+G0+X0-M0 Y= (C0 + I0+G0+X0- M0) 三、吸收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吸收分析法是凯恩斯乘数理论和弹性分析法的综合 (二)贬值对吸收的影响 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影响可分解为两部分: 引致性吸收:贬值后收入变动对吸收的影响。 自主性吸收:除收入变动影响之外的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效应。 对外贸易乘数效应的补充说明 非充分就业: 贬值→出口需求增加→有闲置资源→出口部门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