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优化课件 苏教版解析.ppt

4章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优化课件 苏教版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章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优化课件 苏教版解析.ppt

2.从词语使用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①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②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③“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和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既……又……”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连……也……”等;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等;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即使……也……”“倘若……便……”等; 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等;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既然……那么……”等。 阅卷专家点拨 1.用好“求异法”。所谓“求异法”就是一组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往往取决于那两个不同的语素,要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去比较近义词的相异之处。因为我们再反复积累,也不可能掌握住所有的近义词。 而此法则是我们对付陌生近义词或不太熟悉的近义词较好的法宝。 2.代入法检验。选好之后,可将所选词语代入原文,读一读,凭语感觉得很通顺,基本上就正确了。但是在考场上,语感只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15)基于/鉴于 “基于” 相当于根据 (基是凭借、根据);“鉴于”觉察到,考虑到。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基于”表示理由,用得妥帖。)∥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鉴于”引出经验、教训,后文指出应对措施。) (16)逐步/逐渐 两者均为副词,前者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后者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 (17)暂且/姑且/权且 三者意思均表示暂时。“暂且”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如: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姑且”重在强调让步。如: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权且”重在强调迫不得已。如: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18)继而/既而 前者为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后者为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如: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19)几乎/简直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如:我几乎不相信。“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如:我简直不敢相信。 考题悟道细剖高考 考查点一 实词的考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动词、形容词居多)上,以辨析近义词为主。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同音实词和异音实词的规范应用上。 同音词有的是同义词,有的不是同义词,我们把它分为“同音近义词”“同音异义词”。同音近义词如:祛除、驱除,侦查、侦察,融解、溶解,启用、起用等。 同音异义词如:包含、包涵,品位、品味,蜕化、退化等。 异音近义词是指充当语素的字音全不相同或部分不同的词,而词语的意思有相近之处,但应用范围却不同。如:捐赠、馈赠,风范、风尚,制约、约束,囊括、涵盖,迟疑、犹豫等。 考题呈现 1.(2011·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选C。“提醒”不仅是“提出”,还有“促使注意”之义,与后文座椅带来的身体毛病相照应。“引发”意为“引起,触发”,与“疲劳感”不搭配。“适合”是动词,与中心词“高度”不搭配,“合适”是形容词,与中心词“高度”搭配。 2.(2011·高考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_的人。 A.投降  分别  深孚众望 B.投诚  分别  深负众望 C.投降  分头  深负众望 D.投诚  分头  深孚众望 解析:选A。投降: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投诚:(敌人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