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塞米松和利多因抑制舒芬太尼全麻诱导时诱发呛咳的比较观察
The Comparison Observation of Dexamethasone and Lidocaine
Suppression Sufentanil Anesthesia Induced Cause Cough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ihezi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edicine
By
Wang Jin Yuan
(anesthesiology)
Dissertation Supervisor: Ma Yu Ying
May, 2014
II
万方数据
III
万方数据
摘要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对比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时抑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效果,寻
求较为有效的方法,为防治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时诱发的呛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择期手术全身麻醉的患者120 例, ASA Ⅰ- Ⅱ级,其中男51 例,女69 例。年龄
47.63±6.99 岁 (35-60 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5ml 静脉注射;Ⅱ
组(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5mg 静脉注射;Ⅲ组(利多卡因组)给予利多卡因0.5mg/kg 静脉注射,
药液总量均稀释为5ml,5s 内注射完毕,Ⅰ、Ⅲ组均在给药3 min 后,Ⅱ组在给药10 min 后,进
行全麻诱导。所有患者均无术前用药。入室后均开放左手背静脉通道,全程监测心电图、无创血
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全麻诱导药物顺序按照:咪达唑仑0.06mg/kg ,注射时间10s;
舒芬太尼0.5ug/kg,注射时间10s;丙泊酚2.0mg/kg ,注射时间15 s;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注
射时间 5s,依次进行静脉推注。观察并记录舒芬太尼诱导后患者发生呛咳的次数,依据呛咳次数
对呛咳严重程度分级;监测并记录给药即时 (T0 )、给药后3min (T1)、插管后1 min (T2)、插管后
3 min (T3)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的变化。
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 %、10%、11% 。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
呛咳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在全麻诱导用药前、后以及出现呛咳前、后均监测到平均动脉
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 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各组内在T0、T1、
T2、T3 各时间点的MAP 、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应用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均可显著降低舒芬太尼全麻诱导期诱发的呛咳反应,但是比较地
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抑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效果未见明显差异。全麻诱导前辅助应用地塞米松和
利多卡因降低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发生率,同时,MAP 、HR 波动不大,保障患者在手术麻醉中的
安全。
关键词: 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呛咳
论文类型:B (应用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