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写人物通讯 (一)要有现实针对性 写作对象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体现时代精神,二是对人们有激励和鼓舞作用。也就是说,选择的采写对象如果与当下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不相吻合或相差甚远,则不能让广大受众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也就难以收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的社会效果。 (二)事迹可信度要高 长期以来,“为社会树立榜样”是人物通讯写作的“经典性”法则,然而,它很容易导致新闻人物的真实性产生偏差,使报道的可信度下降,从而弱化甚至消解所期望的报道效果。带有普遍性特征的偏差在于:先验地以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预制一种理想榜样模式,然后用这种模式来“套”现实中的人物,相当程度上以简单化的宣传价值取代审美价值,从而给人物通讯的写作带来失真的弊端。 (三)故事情节要生动感人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把它引用到新闻报道上也十分妥贴:这里的“言”可以指新闻报道的文体;“情”就是新闻人物的情感,或称作者诉诸文本而传达出来的情感;“人”就是受众。通讯往往特别强调事件对受众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情感诱惑力。 (四)报道中的人情味要浓 为了吸引、取悦易变的受众,记者开发出许多讲故事的方法、技巧和策略,这些方法能使报道生动、吸引人。为了确保报道被人们阅读,新闻记者必须以一种呈现个人亲历的戏剧性事件的手法进行报道。新闻记者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人们常用的词汇讲述故事。记者通过寻找与事件有关的人,使新闻人格化和戏剧化。 (五)要有典型的事例 先进人物的事迹总是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只要你走近你熟悉、喜欢的先进人物,或实地采访,或查阅收集资料,那么,人物通讯报道就一定能写成功。 (六)“评”出深意,情理相生 人物通讯以叙述描绘为主,但是一篇好的人物通讯,不仅要叙述巧妙,还应有恰到好处的评、议和恰如其分的抒情。这可以使人物、事件增添光采,可以生动有力地揭示和深化原有材料的意义,并对人物塑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一般来说,精辟的议论来源于作者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和坚定的正义信念;抒情则来自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热爱。要想把人物通讯写得饱满,使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就必须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融人物形象、情愫、哲理于一炉,汇真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才能达到教育群众、感染群众的预期效果。??? 写作举例 《用生命唱响奉献之歌》是李俊同志去世后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 随后中国税务报略作修改以《用生命诠释税魂》为题进行了报道。第12期《湖北地税》吸收典型事例以《把税收好是本职》为题进行了报道。 用生命唱响奉献之歌 ——追记随县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 俊 2011年11月6日上午6时20分,随县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俊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不幸病逝,永远离开了他热血耕耘的地税事业,年仅46岁。噩耗传来,?草木拭泪,山陵伤怀,整个炎帝故里为之悲戚,人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事实。人总有一死,可是李俊同志正当英年,人生许多使命尚未完成,是走得太早、太匆忙了,他给亲人、同事和朋友留下了长久的哀思,深切的悲痛和永远的遗憾。 随城呜咽,泪水纷飞。随州市殡仪馆内,昔日的领导和同事来了,县委县政府领导来了,素不相识的人们也来了。翠柏拥着鲜花依偎,泪水伴着哀乐奔流,“壮志未酬随风而去,英年早逝众人同泣”的挽联,寄托了人们对李俊同志无限的惋惜与哀思,大家都为失去一位好党员、好领导、好兄弟、好朋友而感到无比悲伤。 一、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用无私奉献体现生命的价值 李俊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心中时刻想着工作,是个典型的工作狂,许多同志都喊他“拼命三郎”。 随县地税局成立初期,机构组建任务繁重,百业待举,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为早日打开工作局面,身为局长,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他心里时刻想着工作,可唯独没有他自己。2010年8月,李俊在体检中发现后脑上长有一个肿瘤,医生会诊后,要求他必须休息三个月以上,并定期复查,可他实在太忙了,在家仅休息了一个星期,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把医生的叮嘱抛到了脑后,再加上积劳成疾,以致病情不断加重。就在他逝世的当天,也就是2011年11月6日早上5点多,他在清醒时满脑子里想的还是他的工作,他跟照顾他的亲人说:“今天虽然是星期天,但我们随县地税局要开展综合业务培训,我现在感觉好点,一会就去上班。”这就是李俊同志,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前20分钟,心中想的还是他那挚爱的工作。什么叫无私?什么叫奉献?什么叫共产党员?李俊同志用自己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一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二、创先争优,不辱使命,用一流业绩焕发生命的光彩 李俊同志的座右铭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竭其力,争一流。无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