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史学(2h)资料.ppt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 * 《史记》原名为《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开始称《史记》。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 司马迁继任父职为太史公,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集解如淳曰:“汉仪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 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 * 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 陈胜,字涉。 * 《汉书》十志增加了不少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史记》的八书。十志,包括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10种,其中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为《汉书》新创,对于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记录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史料价值。特别是《艺文志》,记述了前代至今的书籍源流、存佚、内容,并作了分类,是我国留存最早的一部目录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唐代杜佑撰《通典》一书,专就历代典章制度,分门别类地,系统、全面而又概括地编撰成我国最早的一部专史巨著,开创了史书的新体例。出版之后,一直为历代学者视为不朽的名著。此后宋郑樵撰为《通志》,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连同《通典》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其中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最有价值。 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十通》包括:(1)通典系列:《通典》(唐)杜佑编,共200卷,所记典制上起上古,下至唐代中期(肃宗代宗)。《续通典》(清)乾隆32年官修,记载唐肃宗至明末的典制。《清朝通典》(清)乾隆32年官修,记载清初至乾隆中期的典制。三书并称“三通典”。 (2)通志系列:《通志》(宋)郑樵编,200卷,记载上起上古下至隋唐的典制。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续通志》(清)乾隆32年官修,记载唐初至明末的典制。《清朝通志》,记载清初至乾隆末年的典制。三书并称“三通志”。 (3)通考系列:《文献通考》(元)马端临编,348卷,记载上古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典制。《续文献通考》(清)乾隆32年官修,记载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至明神宗万历初年典制。《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初至乾隆50年的典制。《清朝续文献通考》,刘锦藻编,记载乾隆51年至宣统三年的典制。合称“四通考” 「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宋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三通之续修,始於《续文献通考》,其立意甚佳。但从形式上来看,《续三通》、《清三通》皆是乾隆时敕修的,内容颇多重复,礼、乐、职官、选举、刑法各书皆有,颇感累赘,此六部大书纯属因循旧例,无创新之处,反映出乾隆的好大喜功。 十通 序号 书名 作者 卷数 1 通典 唐·杜佑 200 2 通志 宋·郑樵 200 3 文献通考 元·马端临 348 4 续通典 清·嵇璜、刘墉等 150 5 续通志 清·嵇璜、刘墉等 640 6 续文献通考 清·张廷玉 250 7 清朝通典 清·嵇璜、刘墉等 100 8 清朝通志 清·嵇璜、刘墉等 126 9 清朝文献通考 清·张廷玉 300 10 清朝续文献通考 近代·刘锦藻 400 *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 * 《绎史》,清代马骕sù撰,史学书籍。内容提要《绎史》共160卷。《绎史》正文分为太古、三代、春秋、战国和外录五部分,一为太古三皇五帝,共10卷;二为三代即夏、商、西周,共20卷;三为春秋十二公时事,共70卷;四为战国至秦亡,共50卷;五为外录,记天官、地志、名物、制度等,共10卷。书后还列世系图表与正文配合,这在以往的史书中属前所未有,“卓然特创,自为一家之体”。《绎史》在内容上既详载各代治乱兴替及其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