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原理考试重点详解.doc
第一篇 第一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1.凝固不过只是一种相变过程,即物质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2.相变不只是发生在固相、液相、气相三相之间,在固相中间也是会有相变,即同素异构转变。
3.对金属晶体加热以后,晶体受热膨胀,若对晶体进一步加热,则达到激活能数值的原子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原子离开点阵后,即留下自由点阵—空穴。
空穴的产生,造成局部地区的势垒的减少,使得邻近的原子进入空穴位置,这样就是造成空穴的位移。在熔点附近,空穴数目可以达到原子总数的1%。这样在实际晶体中,除按一定点阵排列外,尚有离位原子与空穴。
当这些原子的数量达到某一数量值时,首先在晶界处的原子跨越势垒而处于激活状态,以致能脱离晶粒的表面而向邻近的晶粒跳跃,导致原有晶粒失去固定形状与尺寸,晶粒间可出现相对流动,称为晶界粘性流动。
液态金属中的原子排列,在几个原子间距的小范围内与固态原子基本一致,而远离原子后就完全不同于固态,这个就称为“近程有序”、“远程无序”。固态的原子为远程有序。
4.在熔点温度的固态变为同温度的液态时,金属要吸收大量的热量,称为熔化潜热。
5.固态金属的加热熔化符合热力学规律:Eq=d(U+pV)=dU+pdV=dH
dS=Eq/T,其大小描述了金属由固态变成液态时原子由规则排列变成非规则排列的紊乱程度。
6.熵值变化是系统结构紊乱性变化的量度。
7.液态金属的结构:纯金属结构是由原子集团、游离原子和空穴组成;液态金属的结构是不稳定的,而是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这种原子集团与空穴的变化现象称为“结构起伏”,同时还存在大量的能量起伏。
实际液态金属极其复杂,其中包括各种化学成分的原子集团、游离原子、空穴、夹杂物及气泡,是一种“浑浊”的液体。存在温度起伏、结构起伏和成分起伏。
8.液态金属的性质:⑴粘度:实质上就是原子间作用力,影响因素①化学成分 一般的难熔化合物的物体粘度高,而熔点低的共晶成分合金的粘度低;②温度 液态金属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③非金属夹杂物 液态金属中固态的非金属夹杂物使液态金属的粘度增加,主要是因为夹杂物的存在使液态金属成为不均匀的多相体系,液相流动时的内摩擦力增加所致。意义:①对液态金属净化的影响;上浮的动力F=V(γ1-γ2),半径在0.1cm以下的球形杂质阻力Fc=6πrνη,由此可知速度,此即斯托克斯公式;②对液态合金流动阻力的影响;当液体以层流方式流动时,阻力系数大,流动阻力大,因此在成型过程中以紊流方式流动最好;③对液态金属中液态合金对流的影响,液态金属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由于存在温度差和浓度差而产生浮力,它是液态合金对流的驱动力,当浮力大于或等于粘滞力时则产生对流,粘度越大对流强度越小。
⑵表面张力液体或固体同空气或真空接触的界面叫表面,一小部分的液体单独在大气中出现时,力图保持球形状态,说明总有一个力的作用使其趋向球状,这个力称为表面张力。
液体内部分子或原子处于力的平衡状态,而表面层上的分子或原子受力不均匀,结果产生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力,此即表面张力产生的根源。
ΔW=σΔA=ΔGb,即为单元 面积的自由能,界面能σAB=σA+σB―WAB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①熔点,表面张力的实质是质点间的作用力,故原子间结合力大的物质,其熔点、沸点高,则表面张力往往越大。②温度 大部分金属和合金,如铝、镁,锌等,其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为温度升高使液体质点间结合力减弱。③溶质元素 溶质元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分为两类,使表面张力降低的溶质元素叫做表面活性元素,“活性”之义表面含量大于内部含量,称为正吸附元素;提高表面张力的元素称为非表面活性元素,其表面的含量少于内部含量,称为负吸附元素。⑶材料加工中毛细现象,主要是由表面张力控制,弯曲液面附加压力ΔP=σ(1/R1+1/R2),润湿时h=2σcosθ/ρgr,不润湿时h=-2σcosθ/ρgr,可见r很小时,将产生很大的附加压力,因此浇注薄小铸件时,必须提高浇注温度和压力。
9.流变铸造是金属或合金在凝固温度区间给以强烈的搅拌,使晶体的生长形态发生变化,由本来是静止状态的树枝晶转变为梅花状或接近球形的晶粒,这样的浆料半固态金属或合金,其流变性发生剧变,已不再是牛顿型流体,而如宾汉体的流变性,将通过机械搅拌或电磁搅拌等方法制备的半固态浆料移送到压铸机等成型设备中,然后压铸或挤压至金属模具中成形为零件。
第二章 液态成形中的流动和传热
1.液态成形就是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与型腔形状相同的铸件的一种成形方法。
2.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首先取决于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同时又和外界条件密切相关,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流动性”,是由液态金属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等决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