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聚合物材料的阻燃稳定化资料.ppt
第七章 聚合物材料的阻燃稳定化 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 吉林市2·15特大火灾事故主要原因 报警晚。 商场的空间大,空气对流,可燃物多,导致这场火灾蔓延非常迅猛。 该商场建筑两侧的楼梯间在火势蔓延的情况下,热烟、高温和燃烧分解的有毒气体如合成纤维、高分子材料、塑料制品在火灾中会分解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氢化氰气体,极易造成人员死亡。 经国务院2·15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调查和法医化验,死亡的人员大多数都是有毒气体中毒所致。这次火灾死亡的人员中,在遗体有火烧痕迹的只有6位,且均为先窒息后被烧损的;有4人是在浓烟、毒气的威胁下,直接跳楼引起的死亡,其余均为中毒窒息死亡的。 国务院调查组:初步查明5个原因致上海11-15大火 第一是电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引发大火后逃离现场。第二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导致安全责任不落实。第三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行为。第四是事故现场使用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第五是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致使多次分包、多家作业、和无证电焊工上岗,对停产后复工的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聚合物材料的燃烧特性 发热量大 其燃烧热(即1g材料充分燃烧时所发出的热量)绝大部分都比木材和煤高,如木材的燃烧热为14.64KJ/g。煤为23.01KJ/g,而PVC为18.05~28.03KJ/g,PE要达到从45.88~46.61 KJ/g。 火焰温度高 多数在2000℃左右 燃烧速度快 燃烧释放毒物 其热分解的主要产物有氯化氢、CO、CO2、NO2、NH3、SO2、苯、醛、甲酸、醋酸等。 在燃烧时会产生变形、软化、熔融、滴落等现象,这对燃烧状态有很大影响,常使火灾蔓延扩大,对灭火造成困难。 聚合物材料的燃烧过程 加热熔融 热分解 着火 受材料如下的性质影响:闪点温度、自燃温度、极限氧指数 燃烧 燃烧净热0 继续燃烧 燃烧净热0 停止燃烧 火焰传播 聚合物的燃烧反应历程 在燃烧时,有机物首先发生链式热氧化裂解反应,高分子长链迅速崩溃,液态或固态有机物变成可燃气体(小分子烃),其过程大体如下: R—R ? HO·或HOO· → R·+R· R· ? O2 ? ROO· RH+ROO· ? ROOH+R· ROOH ? RO·+HO· …… 小分子烃的燃烧也是自由基链式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聚合物的燃烧中,最主要的燃料是氢,而不是碳——在高分子结构上尽可能的将氢元素从分子中取代 阻燃的关键是捕捉自由基和阻低自由基的能量。燃烧的聚氯乙烯离开火源自行熄灭,就是因为它在裂解过程中产生了能捕捉自由基的氯化氢。 HCl+HO·→H2O+Cl· HCl+HOO·→H2O+1/2O2+Cl· Cl·+Cl·→Cl2 聚合物的凝聚相反应及其阻燃抑制 凝聚相的阻燃剂通过减缓向火焰提供燃料而起作用 物理抑制 吸热化学反应 利用有机阻燃剂或无机阻燃剂的脱水反应 含羟基聚合物也能发生脱水反应 成碳反应 降低两相之间能量和可燃物的传递效率 减少向火焰输送的燃料量 磷化物和硼化物都能加速或加重聚合物表面的碳化 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机理和阻燃方法 聚合物材料的阻燃特性 自熄性聚合物 含卤素的聚合物 2.主链有磷原子的聚合物 3.侧链有磷原子的聚合物 4.具有溴原子和磷原子的聚合物 5.高自熄的聚酰亚胺 6.聚苯硫醚 耐高温。熔点为280—290℃,塑料制品的热变形温度大于260℃,长期使用温度为200—230℃,短期可承受260℃的高温, 耐腐蚀。其耐腐蚀性仅次于聚四氟乙烯(塑料王),能耐除氧化性介质外的所有无机物质及200℃以下的几乎所有有机溶剂,其耐候性也十分优异,在大气中不易老化, 阻燃性。无需加入阻燃剂,即在火上点燃时不滴落、离火时自熄,而其发烟率却远低于卤代聚合物,安全性极高。 无毒 耐辐射 机械性能好 绝缘性好 尺寸稳定性好 加工成型性好 阻燃剂及阻燃机理 基础聚合物的选择 本身有一定的阻燃性 燃烧传播速度比较小 耐热性比较好 与填充剂、阻燃剂的相容性比较好 2. 阻燃剂的阻燃作用 吸热效应 覆盖效应 稀释效应 抑制效应 增强效应 3.作为阻燃剂应具备四个条件: 阻燃剂本身是不可燃或低燃性物质。 在高分子材料中有较好的分散性。 不能破坏被阻燃物质的物理特性。 阻燃剂本身或在燃烧条件下不释放有毒气体 4.阻燃剂的种类 添加型 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 但对聚合物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主要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