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安庆、凤阳、黟县、桐城。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199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蒙城、潜山、涡阳、和县、贵池、宣州、绩溪。
(歙县、寿县、亳州已被国务院于1986年批准为第二排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庆、绩溪已被国务院于2005年、2007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为9座)
1986年安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歙县
歙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身踞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南大门,是东至杭州南往千岛湖,西去瓷都景德镇,北向江城芜湖、铜陵的枢纽,且处于全省“一线两点”的经济发展圈内,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全县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人口50.7万,是最具开发潜力和价值的皖南旅游经济区之一。
建置沿革
据下冯塘、新州等地出土石器证实,旧石器时代,本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春秋,属吴。战国,初属越,后属楚。秦置歙县,先属会稽郡,后属鄣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六年,属荆国;十二年,属吴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元狩二年(前121年),鄣郡改为丹阳郡,本县仍属之。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遣贺齐取黟、歙,并置新都郡。三国,属吴新都郡。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本县仍属之。梁承圣二年(553年),划出新安郡所辖歙、黟、海宁三县,置新宁郡。陈天嘉三年(562年),撤销新宁郡,仍属新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海宁县(今休宁、屯溪);十一年,复置歙县并置歙州以辖。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义宁(617年—618年)中,汪华迁郡治于本县乌聊山。直至清末,郡、州、路、府治一直未变。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天宝元年(742年),歙州又改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新安郡仍改为歙州,本县隶属不变。宋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称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称兴安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直至清末。本县隶属一直未变。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属芜湖道;17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21年10月,属安徽第十行政督察区;29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抗战胜利后,皖南行署撤销,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8日,本县解放,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同年5月13日,属徽州专区;1956年3月,属芜湖专区;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1974年以来,属徽州地区。
人文历史
歙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末置县,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唐宋以后,徽商崛起,理学盛行,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是经济学家王茂荫、著名画家渐江、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里。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皖派汉学、歙派篆刻、徽派四雕、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菜、徽剧等都闪耀着新安文化的灿烂光芒,在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
古时歙县乡俗“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明清时期,有进士623人,状元6人,在全省全国名列前茅。这些人中,有13人的著述收入《四库全书》。清康熙年间,全县有学社、书院127所。“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和“父子尚书”的佳话不时传为美谈。歙县文物灿烂,古迹众多。全县有570处地面文物,许国石坊和棠樾牌坊群以其雄伟与壮观,被誉为“东方凯旋门”,遍布全县城乡的古牌坊、古祠堂、古居民等“古建三绝”以及古桥、古寺、古塔等,构成了古典建筑艺术博物馆。
“徽州学”已成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并立的三大地方学之一。
歙县山水秀丽,风光旖旎,文物古迹遍布乡村和城镇,现有地面文物613处,其中国保单位3处,省保单位21处,就其数量来讲,约占全省的1/5,素有“文物之海”之美誉。古徽城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坝、古楼、古牌坊、古城墙、古谯楼,映射着古城徽文化发祥地的繁荣;四乡村镇,处处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被誉为“古建三绝”的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更是数量众多,保存完好。
2、寿县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会合肥市接壤,与国家能源城淮南市毗邻。全县总面积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万亩,辖25个乡镇。总人口128万。
历史沿革
寿县古称寿春。殷商时是南方诸侯的封地。周代为州来国地。公元前493年,楚昭王攻伐蔡国,蔡昭侯求吴翼护,把国都迁于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辖。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改名“郢”。秦统一中国后,划江淮之间为九江郡,治所设寿春。汉初封王,淮南王刘长建都寿春。公元前122年,淮南国废,复九江郡制。东汉末年,袁术称帝,以寿春为都。东晋末,为避孝武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隋文帝废郡,改称“寿州”。唐时属淮南道。宋时设寿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系统等保安全方案.doc VIP
- 兴业银行信息技术专员岗位笔试选择题附笔试高分技巧.docx VIP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四章化工设备常用零部件简介.pptx VIP
- 高等教育5化工制图cad化工设备图中焊缝结构的表达.pptx VIP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七章车间布置设计.pptx VIP
- 新概念英语入门级6-10单元测试卷.pdf VIP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八章管道设计.pptx VIP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十章管道布置图.pptx VIP
- 化工制图cad8管道布置图.pptx VIP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件(共54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