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溶血磷脂酸对卵上皮性癌诊断及病情监测价值的研究
中文摘要
溶血磷脂酸对卵巢上皮性癌诊断及病情
监测价值的研究
摘 要
卵巢癌目前已成为第五位导致妇女死亡的恶性肿瘤,
且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卵巢深居盆腔,患者于癌
变早期无明显症状,故70%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而晚期
卵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8%t21。但是,如能做到早期诊
断,5年生存率有望提高至95%[31。卵巢癌中约90%为上皮
性癌,而上皮性癌又是卵巢癌各病理类型中恶性程度最高
的,它的转移方式是通过癌细胞在腹膜间皮细胞黏附、种
植并形成转移灶进而累及网膜、胃肠道、肝脾等脏器从而
导致患者死亡的。所以,探索有效的卵巢上皮性癌(简称卵
巢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将大大降低卵巢癌患者的死亡率。
目前,肿瘤标记物CAl25在卵巢癌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泛,
但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敏感性不高。溶血磷脂酸(LPA)是
新近发现的一种结构最简单的细胞间磷脂类信号分子,它
由一个甘油主链和一个脂肪酰侧链、一个羟基及一分子磷
酸基团组成。LPA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
应,被称为是多功能的磷脂信使。1995年,xu【4】等首次于卵
巢上皮性癌患者的腹水中提取并纯化了uA,LPA随后即
成为了研究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焦点。研究者发
现,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仅产生微量的LPA,而卵巢癌细胞
则产生相对多量的LPA[51。有大块肿瘤的卵巢癌患者,癌
细胞产生大量的LPA从而导致腹水中高水平LPA的出现;
中文摘要
u,A在卵巢癌患者的腹水中显著增高p。6J,在卵巢癌患者的渗
出液中也明显增加门,并且对卵巢癌细胞有生长因子的作用
【81。在此基础上,1998年xu等[91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浆中
LPA水平升高,血浆LPA水平增高可能作为特异性诊断卵
巢癌的生物学指标。近年来的国外研究还发现,LPA能通
过各种途径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值与侵袭f1¨31,并参
与血管生成的调节及肿瘤细胞耐药的形成【体161,与卵巢癌
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国内对LPA的研究尚处于
起步阶段,仅限于检测方法与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本实验通过测定研究对象术前术后血浆、腹水及腹腔
冲洗液中LPA的水平,探讨其在卵巢上皮性癌早期诊断及
病情监测中的价值。同时,还通过测定血清CAl25水平,
比较该指标与CAl25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中的相关性。
实验为前瞻性、随机性、对照性研究。
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住院并
行手术治疗的原发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0例(中位数年龄51
岁,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9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子宫内膜
样癌12例):同期原发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20例作对照
(中位数年龄47岁,分别为浆液性囊腺瘤12例,黏液性囊
腺瘤8例)。以上研究对象的病理类型及分期均于术后得到
证实。
2试验方法:应用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
血浆LPA测定试剂盒提供的提取方法,分步选择性测定以
上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血浆、腹水、腹腔冲洗液中LPA水
中文摘要
平。并同时测定以上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血清CA-125水
平。
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按统计学数据处理原则,应用
H
检验(H值)、秩和检验(z值)、X2检验(X2值)、及
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值)。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水
准。
结果
t=8.592,P0.05。
异有显著性(z=5.07,P0.01)。
3卵巢癌I期患者中4例有3例术前血浆LPA水平升
高,而只有1例CA-125水平升高。在卵巢癌术前血浆LPA
和血清CA.125水平相关性的比较中,二者有相关性,且呈
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36,P0.01)。
4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的LPA水平在不同的病理类
型、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中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
t=13.435.P0.01。
中文摘要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z=5.383,P0.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