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蛋白质分解代谢资料.ppt
第九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本章主要内容 蛋白质的营养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 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 一、 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 二、蛋白质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 吸收和腐败 一、 蛋白质的消化 2.蛋白质水解酶及作用特点 消化道内几种蛋白酶的专一性 3.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二、肽和氨基酸的吸收 利用肠粘膜细胞上的二肽或三肽的转运体系 此种转运也是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不需要Na+ 吸收作用在小肠近端较强 第三节:蛋白质在细胞内的降解 一、生物体内蛋白质降解 细胞外降解 食物摄取的蛋白质,发生在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酶参与,不需要ATP 细胞内降解 (严格调控) 不依赖于ATP的降解途径 i)发生在溶酶体 ii)利用组织蛋白酶(cathepsin)降解胞外蛋白、 膜蛋白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 依赖于ATP的降解途径(2004 Nobel prize) i)需要泛素(ubiquitin),降解发生在细胞质蛋白酶体内 ii)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 二、泛素(Ubiquitin,Ub) 泛素广泛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 它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 在三维结构上,泛素则是一个结构紧密的球蛋白,但其C-端四肽序列(Leu-Arg-Gly-Gly)离开蛋白主体伸向水相,这有助于它与其它蛋白质形成异肽键。 泛素本身并不降解蛋白质,它仅仅是给降解的靶蛋白打上标记,降解过程由26S蛋白酶体执行。 泛素是一种热激蛋白 2.蛋白酶体 26S蛋白酶体 20S核心颗粒,桶状结构,蛋白酶复合物活性部位 19S帽状调节颗粒 ,负责识别泛酰化的蛋白质,并将它们去折叠以及输送到核心颗粒的蛋白酶活性中心。 四、泛酰化反应的信号?? 1.信号可能隐藏在疏水核心中 部分折叠、变性或者异常的突变蛋白更易水解。 2.某些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被用作降解信号 富含Pro (P), Glu (E), Ser (S)和Thr (T) 序列的蛋白质质被称为PEST 蛋白, 它们比其他蛋白质更容易发生水解。 3. N端规则 N端氨基酸性质是决定蛋白质半衰期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二、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① 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 (一)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二)氨的转运 (三) 尿素的生成 5、高氨血症和氨中毒 四、C骨架代谢-α-酮酸的代谢 第五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一、一碳基团的代谢 (四)含硫氨基酸与一碳基团 1、甲硫氨酸的代谢 (六)“一碳基团”代谢与药物设计 抗菌机制 磺胺类药物是对氨基苯甲酸的类似物,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具有抗菌作用; 甲氧苄啶(TMP)是叶酸类似物,可强烈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而对人的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作用较弱,是一种抗菌药; TMP和磺胺类药合用,可增强抗菌作用并减少药物用量,TMP为磺胺药增效剂。 三、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一)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 (二)色氨酸代谢 本章小结 蛋白质细胞外水解(蛋白酶水解特异性,γ-谷氨酰基循环) 蛋白质细胞内水解(泛素-蛋白酶体蛋白质降解) 氨基酸一般代谢: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转氨,联合脱氨,非氧化脱氨),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生成,尿素循环 个别氨基酸代谢:一碳基团(定义,种类,载体,生理作用,抗代谢药物),脱羧基作用,芳香族氨基酸代谢等。 3. 苯丙酮酸尿症(phenyl keronuria, PKU) 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等,并从尿中排出的一种遗传代谢病。 色氨酸 5-羟色胺 一碳单位 丙酮酸 + 乙酰乙酰CoA 维生素 PP 血氨浓度升高称高氨血症 ( hyperammonemia),常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酶的遗传缺陷也可导致高氨血症。 高氨血症时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称氨中毒(ammonia poisoning)。 TCA ↓ 脑供能不足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谷氨酰胺 NH3 NH3 脑内 α-酮戊二酸↓ 氨中毒的可能机制 (一)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二)转变成糖及脂类 生糖氨基酸:其他 生酮氨基酸: Leu Lys 生酮兼生糖氨基酸: Trp, Thr, Tyr, Ile, Phe (tttip) (三)氧化供能 α-酮酸在体内可通过TCA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为H2O和CO2,同时生成ATP。 氨基酸碳骨架的代谢 定义 (一)概述 某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基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