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耳道后上径(sma)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入路及相关解剖关系研究.pdf

经外耳道后上径(sma)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入路及相关解剖关系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外耳道后上径(sma)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入路及相关解剖关系研究

经外耳道后上径路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入路及相关 解剖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CI)是目前公认重建重度和极 implant loss 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SNHL)患者听力 hearing 的有效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传统术式是经乳突后鼓室面神经隐窝入 路,但面神经隐窝处解剖结构峡小而复杂,手术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 造成面神经损伤导致面瘫,因此,临床上一直在探索更加安全的新的 手术入路,既能避免损伤重要的结构,又要保证电极植入位置正确及 手术效果,近年来,随着cI手术的普及,国外学者陆续报道了报道 无需乳突切开的cI方法同时一些非常规手术日益增多,其中无需乳 突切开和/或经外耳道的耳蜗植入手术因其将损伤面神经的可能性降 到接近为零而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探讨了Kronenberg等所 尝试的无需乳突切开经外耳道上径路的人工耳蜗植入方法 (Suprameatal approach,以下简称SMA)。为临床行该术式提供解剖 学依据。 目的:详细了解经外耳道上入路(SMA)的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显 微解剖以及各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临床行该新的术式提供解 剖学依据。 方法:8例(16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其中成人5例, 儿童3例。依顺序模拟经SMA入路的手术操作,对入路涉及的解剖 学标志进行观测,解剖前后行HRCT影像学检查加以比较及证实。 结果:经SMA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经外耳道进入鼓室,暴露 鼓岬、圆窗龛、鼓索神经、砧镫关节、砧骨长脚,无需乳突切开。 在外耳道后上壁、鼓索神经后上方磨出一个骨槽至暴露砧骨体, 继而在颞骨表面于颞线平面、外耳道棘后上方约5-7mm处按与颞线 出隧道,连接到外耳道的骨槽。电极通过颞骨区的隧道、外耳道的骨 槽,从鼓索神经的下方、锤骨柄和砧骨长脚之间,距圆窗龛中点 1.314-0.13 1.19t:0.12 mm(成人), mm(儿童)的耳蜗造孔处植入耳 蜗底转,术后通过行HRCT重建证实SMA径路电极可准确植入耳蜗 底周。 结论: 1、经SMA径路的人工耳蜗植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 的方法,并可达到预期效果。 2、外耳道后上方的隧道与颞线向前延伸假想水平线平均角度成 人为280士1.3。,儿童为29。土1.7。,电极植入耳蜗入口的定位为成人距 圆窗龛1.31+0.13 mrn。 rnlTl,儿童为1.19士0.12 3、SMA径路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在砧骨外侧进行,保留在 原位的砧骨覆盖保护着面神经,与经面神经隐窝的入路比较,,术后 面瘫风险的发生率几乎为零。 4、外耳道骨槽;II#l-耳道后上方的隧道与鼓索神经有足够的安全 距离,鼓索神经不易受损。 【I 5、无需乳突切开、手术时间缩短,病人耐受力提高,拓宽了手 术适应症的范围。 6、通过HRCT用平均密度投影的三维重建方法显示该手术径路 电极植入的途径,植入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证实了经外耳道上径路 的人工耳蜗植入方法可以达到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预期要求。 但由于幼儿患者因术后换药、耳道填塞存在配合问题,使该术式 对于幼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对年幼的患儿,因存在外耳道的发 育问题,电极是否会随着年龄增长有脱出的可能,还需要长时间的观 察和随访。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相关病史、术前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 入路。 关键词:人工耳蜗手术入路显微解剖 111 andrelated anatomy Surgicalapproaches microsurgical abou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