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对短程反硝化过程中N2O产量的影响.pdf
第43卷第1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1.43 NO.1
2012年1月 JournalofCentralSouth and Jan.2012
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
DO对短程反硝化过程中N20产量的影响
巩有奎,王淑莹,王莎莎,王赛,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22)
摘要:利用SBR反应器,考察不同溶解氧(DO)条件下N02-反硝化过程中N20产生及释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控制曝气量为0.3L/min,进水N02-N质量浓度为40
mg/L,体系DO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3,0.5和0.7mg/L
时,反硝化过程N20释放量分别为0.41,0.60,2.62,4.98,6.83mg/L;随DO质量浓度的增加,反硝化速率明
降至10.2 mg/(L.h)增至1.9mg/(L.h)。其原因为:高DO质量浓度对
mg/(L.h),每克MLSS的N20产生速率由0.2
氧化亚氮还原酶具有较强的毒性,抑制了N20的进一步还原过程;高N02-的存在导致抑制了氧化亚氮还原酶的
活性。降低A/O和A2/O等生物脱氮过程中缺氧反应器内部DO质量浓度,保证严格缺氧条件,是减少短程生物
反硝化过程中N:O产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溶解氧;氧化亚氮;亚硝态氮;抑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207(2012)0卜0395—06
ofDOon emissionnitritedenitrification
Effect N20 during process
GONG Sha—sha,WANGSai,PENGYong—zhen
You-kui,WANGShu—ying,WANG
ofEnvironmentaland 100022,China)
(College EnergyEngineering,Ber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
effect thekineticsofnitrite wellasthe
Abstract:The denitrification,as N20
ofDO(Dissolvedoxygen)on corresponding
2.4L batchreactorTheresultsshowthat isadded
accumulationandemissionwere NaN02
investigatedusing sequencing
of testtothefinal massconcentrationof40 aerationrateiscontrolledat0.3L/min
attheinitialthe N02--N m虮.The
SOthattheDOCallbeco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50kV脉冲X射线测试系统.pdf
- 1949-2006年间中国粮食生产的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价.pdf
- 1975~2010年山东沿海地区玉米栽培品种与生产状况调查.pdf
- 1979-2012年库尔勒市气温变化对香梨产量的影响.pdf
- 2001-2010年国家审定冬油菜品种的产量与主要性状分析.pdf
-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部分.pdf
- 2012-201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获奖者工作介绍.pdf
- 28份甘薯种质的产量和营养及食味评价.pdf
- 2种熟型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比较研究.pdf
- 3种油葵光合光响应曲线模型拟合及其光合参数与产量的关系.pdf
- Gd1-xAlyOzEux梯度组合芯片的组织结构和发光性能.pdf
- M5Si3型硅化物的研究及相关的物理冶金学问题.pdf
- Marbling计算机仿真技术综述.pdf
- Midrex竖炉化学能与物理能匹配及最大利用的数值分析.pdf
- MTO 模式下基于随机不合格品返工的计划投产量决策.pdf
- opaque-2突变基因(o2)对玉米产量和产量配合力的影响.pdf
- Patchy 粒子聚集的统计力学研究.pdf
- PC和PET油中电热老化过程中聚合度和介损特性分析.pdf
- SAP、PAM对土壤水分及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pdf
- Si_3N_(4(p))SiC_(w)协同复合MoSi_2材料的强韧化及机理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