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等七校2011届高三联考(生物).doc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等七校2011届高三联考
生物试题
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细胞等是生命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 D、生物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2、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图示过程中,DNA进行了两次复制
B、A—E过程所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小,F—K过程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大
C、F—I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D、图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3、在四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①0.1%CO2、30℃,②0.1%CO2、20℃,③0.03%CO2、30℃,④0.03%CO2、20℃),测定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图中曲线分别表示了①—④实验的结果。下列对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因素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② 实验④ P点
A、光照强度 CO2浓度 温度
B、CO2浓度 光照强度 温度
C、温度 光照强度 CO2浓度
D、温度 CO2浓度 光照强度
4、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F,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C、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中F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5、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过渡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6、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右图是H1N1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H1N1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分子
29、请完成以下设计实验,验证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背重力性。(9分)
(1) 原理分析
重力→ →→
→
(2)实验设计
设计方案:
对照:四粒种子之间
单一变量:胚根尖端
(3)注意事项
① 选取粒大、饱满、大小基本一致的玉米种子,做到材料的 ,并浸泡以使其萌发出胚根。
② 材料处理的可对照性,玉米粒分别位于上下左右四个位置,使其胚根 朝向培养皿中央。
30、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呼吸量、干物质产量(有机物积累量)和光合作用实际量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中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产量及呼吸量的单位是g/m2·h,据图回答。(8分)
(1)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
(2) 干物质量曲线说明 。
(3) 干物质量低于光合作用实际的原因是 。
(4) 叶面积指数达到某值以后,光合作用实际量不会随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增加,原因是
。
31、某地有一种具醒目环状花纹的毒蛇,还有一种与之环状花纹十分相似的无毒蛇。无毒蛇似有毒蛇的外观对其生存有什么影响呢?某小组对此作出假设:无毒蛇似有毒蛇的外观会排斥捕食者。
(1) 根据这个假设,预期捕食者对此类无毒蛇的攻击频率 (高于/低于)无环状花纹的蛇。
(2) 实验小组在不同的地点放置数量相等的两种人造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ITO-问界-M7-车主手册说明书.pdf VIP
- 酒店工作述职报告.pptx VIP
- 2025年版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 260601 航空智能制造技术.docx VIP
- (建筑施工企业)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docx VIP
- 一汽大众焊装夹具方案+制造标准1.5版本.ppt VIP
- 专桥[01]205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T梁 跨度16m、20m、24m、32m(2000年)(不全).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pdf VIP
- 医学课件-《我国主要眼底病慢病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x
- 《孤独之旅》PPT【优秀课件PPT】.pptx VIP
- RAZ-J分级阅读小学英语绘本CHANGES(可打印成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