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刑法专题研讨会集粹.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格刑法专题研讨会集粹.pdf

人格刑法专题研讨会集粹 张曙光* 近年来,人格刑法作为一支新兴的刑法思潮,逐渐走入我国刑事法学科的研究视野。我国著 名刑法学者、北京大学张文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从2000年始对其展开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推出 一系列学术成果,引起理论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2009年8月1日,北京大学法学院精心组织 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内容前沿的学术研讨会,专门针对人格刑法思潮尤其是张文教授的 “人格 刑法观”进行研讨。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科群在职教师和部分离退休教师、来 自全国30多 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国家部委、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部门专家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 “假设与求证”。由张文教授向大会做主题发言,系统阐述其人格刑 法观;随后,东南大学刘艳红教授报告了长期追随张文教授在推动这一方向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心 得;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甘怡群教授就 “人格刑法观”的核心概念— 犯罪危险性人格的概念提出 和测量问题做了专题介绍。第二单元是 “质疑与批判”。顾名思义,本单元针对人格刑法的立论 进行质疑和批判。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以犯罪论体系为视角对人格刑法学术思想做了深刻分析 和质疑。“批判”的任务则落在浙江大学高艳东副教授身上,其发言题 目是:“人格刑法学评析: 方向正确、方法危险、结论荒唐”。第三单元是“辩驳与争鸣”。各地学者、实务部门专家围绕人 格刑法学思想尤其是张文教授的“人格刑法观”进行了激烈的辩驳与争鸣。专题研讨会由梁根林 教授筹划、组织,储槐植先生和刘守芬教授分别主持了第一、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研讨。会议不 拘形式,内容丰富,气氛活跃,节奏短平快,充分展现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求真务实的学术 传统,是一次对国内学界关于人格刑法的学术研究具有实质性推进的高层次学术会议。 一、人格刑法:假设与求证 一()张文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格刑法观之我见 会议甫始,由张文教授系统阐述其人格刑法观。他认为,人格刑法观是以犯罪人人格为核 心的刑法导向观。在刑法科学史上,刑法导向观发生过两次大的变革,即由古代的结果刑法观 本综述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曙光根据研讨会录音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梁根林教授* 全文审校。 转向行为刑法观,之后由行为刑法观转向行为人刑法观。二战后,有些学者在调和行为刑法观 与行为人刑法观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格为中心的新人本主义刑法观,酝酿着刑法导向观的第三 次变革即人格刑法观。其要义是刑事科学应以犯罪人为出发点,以犯罪危险性人格为核心,重 新构建认定犯罪人的机制及刑罚制度。人格刑法观是化解当前刑法制度危机的现实需要。 人格刑法的核心和基础是如何定义犯罪人。张文教授指出,犯罪人是社会人群中的特殊群 体,而不是刑法条文的“活标本”,是具有社会、法律和心理独特性的一类人。他们不仅实施了刑 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类型,而且具有犯罪危险性人格,犯罪行为是犯罪危险性人格的外在表 现。犯罪危险性人格是犯罪人的内在本质,是区分犯罪人与非犯罪人的根据,是个体在遗传基因 尤其是后天的社会生活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显著偏离于正常人格、相对稳定的危害社会行为倾 向的身心组织。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它是一种身、心一体的结构,即外在的危害社会行为倾向与 内在的心理机制的有机统一;第二,其社会实质是危害社会性或反社会性;第三,它属于人格障碍 类型,不同犯罪个体的人格种类及其程度有所不同;第四,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犯罪危险性人格 具有稳定性;第五,犯罪危险性人格主要是由于人格的正常社会化过程受阻而形成,遗传基因的 影响居次要地位;第六,犯罪危险性人格具有可矫正性,只是难易程度有所不同。简言之,犯罪危 险性人格属于人格障碍类型,这里的人格障碍是指除精神病人之外的显著偏离于正常人人格类 型,主要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 步,犯罪危险性人格可以通过心理学等科学技术手段加以测量,且检测手段日趋完善。 人格刑法观要求重构犯罪论体系。目前学界通行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和大陆法系三阶 层犯罪论体系作为犯罪认定标准,没有跳出行为刑法的架构,不合时宜。应构建将犯罪行为与 犯罪人格有机结合的二元认定犯罪人体系:1.行为判断要素— 法定的犯罪行为类型,即行 为、行为主体、故意、过失和合法辩护事由排除等;2.人格判断要素— 法定的犯罪危险性人格 类型,如前述反社会型人格、偏执型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