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门诊退药药剂学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成药门诊退药药剂学论文.doc

中成药门诊退药药剂学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对中成药门诊退药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医院中成药房1年中1296例退药处方的统计分析,从侧面反映出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减少和避免退药的方法,为更好的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药物不良反应为退药的首要原因、病人拒服或不要有多种原因、由于医生因素导致的退药不容忽视、某些特殊因素应允许退药、本着节约药物资源,尊重体谅病患的原则,对于门诊准入病房,改变诊疗方法;自费转医保;病重或死亡导致无法服用该种药品及费用不够患者,在未提药或还回的药品包装完好,确定在效期内且为本院所配,不影响二次利用的,建议应允许退药,等。具体材料详见:【摘要】通过对中成药退药处方共计1296张,按退药原因进行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主要集中在不良反应、病人拒服或不要、医生开错、重复开方、禁忌症等11大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认为提高门诊诊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技能,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可有效减少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患矛盾,更好地进行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成药门诊退药分析 Extract:Itmakesstatisticsto1296piecesofdrugwithdrawalrecipeofChinesepatentmedicineatreasons,theresultshowsthatthereasoncenterson11typesofsideeffect,patientsrefusing,doctorsmistakingprescription,repeatedrecipeandtabusymptoms,etc.,withdefiniterule.Itviewsthatitcaneffectivelyreducethedrugwithdrawalanddoctorpatientantimony,withbetterandreasonabledrugusetoimproveclinicdiagnosisandtreatment,strengthenpatientdoctorcommunication,reinforcingmedicalpersonnel’sresponsibilityandskill,payingattentiontodrugsideeffectandtabu. Keywords:Chinesepatentmedicine;clinic;drugwithdrawal;analysis 通过对医院中成药房1年中1296例退药处方的统计分析,从侧面反映出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减少和避免退药的方法,为更好的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我院对所有中成药退药采取医生签字同意,药房登记入册再退款的方法,故通过收集整理2007年4月1日至2008年4月31日间所有中成药退药处方记录共计1296例,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统计。表11296例退药处方的统计分析(略) 2结果 3讨论 3.1药物不良反应为退药的首要原因 尽管中成药较西药而言具有低刺激性、低副作用的特点,但其不良反应仍不可忽视,特别是某些含有毒性成分、峻烈刺激性成分的中成药,如含马钱子的马钱子胶囊,含草乌的小金胶囊,含班蝥素的复方班蝥胶囊,含红豆杉的复方红豆杉胶囊等,临床上较易引起皮肤黏膜过敏、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应该严格控制用法用量,饮食上忌辛辣温热。同时注意药物联用的毒性问题。本院记录一个不良反应病例是由于同时服用通络开痹片和附桂骨通颗粒,两种毒性热性药联用使其血压异常升高,十分危险。因此提示两药不能联用,临床上应避免。骨伤科口服用药性都偏于寒凉,易伤胃气,如金天格胶囊、颈痛颗粒、天麻壮骨胶囊、腰痹通胶囊、抗骨增生胶囊、骨疏康颗粒、金乌骨通胶囊、七厘胶囊等,临床上多见恶心呕吐、胃痛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因此发药时应交代饭后半小时内服药以减小胃肠刺激,脾胃虚寒患者应不用或少用,内服药数量不可过多,尽量选择外用制剂。外用膏药剂不良反应也偶发,主要为皮肤过敏,如活血止痛膏、消痛贴膏、复方追风膏、代温灸膏、外用溃疡散、保妇康栓等,临床上应注意过敏体质病人的用药,同时注意药物的寒热性能,避免寒性病用寒药,热性病用热药导致病情加重。 由于中成药本身的中药特性,临床上对不良反应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很多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都尚不明确,这就更加需要医生严格辨证施药,再结合药师的临床反馈,对中成药进行综合评估,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病人拒服或不要有多种原因 统计得出有307例中有93例即30%的患者由于家中已有备药而退药,除了因为一药多名、多剂型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