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_气相色谱(dz)2
13.4 气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一)气相色谱的流动相 常用的载气有氮气和氢气,也有用氦气、氩气和空气。 流动相与溶质没有作用 二)气相色谱的固定相 二)气相色谱的固定相 1、固定相的种类 (1)气固色谱的固定相 (2)气液色谱的固定相 2、填充柱色谱 常用的固定相 3、毛细管色谱柱 4、正确选择固定相 (1)气固色谱的固定相 使用固体吸附剂,方法适用于分离分析永久性气体及气态烃 1.常用的固体吸附剂 主要有强极性的硅胶,弱极性的氧化铝,非极性的活性炭和特殊作用的分子筛等。 2.人工合成的固定相 主要是人工合成高分子多孔微球共聚物,它既是载体又起固定相的作用,可在活化后直接用于分离,也可作为载体在其表面涂渍固定液后再使用。 高分子多孔微球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种: (1)非极性的是由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而成。 (2)极性的是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中引入极性基团 气固色谱固定相的特点 (2)气液色谱的固定相 固定液 + 担体(支持体)组成固定相: 小颗粒表面涂渍上一薄层固定液 固定液:在常温下不一定为液体,但在使用温度下一定呈液体状态。 A) 对固定液的要求 B)固定液和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 C)固定液的分类 D)固定液的选择 E)担体 A) 对固定液的要求 1)沸点高、热稳定性好、挥发性小。在操作温度下,不发生聚合、分解或交联等现象,且有较低的蒸汽压,以免固定液流失。通常,固定液有一个“最高使用温度”。 2)化学稳定性好,固定液与样品或载气不能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3)固定液的粘度和凝固点低,以便在载体表面能均匀分布。 4)各组分必须在固定液中有适当的溶解度,否则样品会迅速通过柱子,难于使组分分离,各组分的分配系数有一定的差异。 B)固定液和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一种极弱的吸引力 静电力 诱导力 色散力 氢键力 D)固定液的选择 1)“相似相溶”原则 被分离物质与色谱柱的极性、结构、官能团相似,保留时间长。 分离同系物或官能团相同的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有差异,利用相似相溶原则使用与样品相同类型的固定液。 如:正构烷使用非极性 2)利用固定液与被分离分子之间的特殊作用力 13.5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一、载气种类及其流速的选择 二、柱温的选择 三、柱长和内径的选择 四、进样时间和进样量 五、其它条件 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分流和不分流进样 分流进样: 分流比:放空的试样量与进入毛细管柱的试样量之比。一般在50:1到500:1之间调节 尾吹技术 测验题 已知物质A和B在一根30.00 cm长的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40 min和17.63 min。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该柱的时间为1.30 min。峰底宽度分别为1.11 min和1.21 min,计算: (1)柱的分离度; (2)柱的平均塔板数; (3)达到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测验题解 解 :(1)柱的分离度 R = 2(17.63 - 16.40)/(1.11 + 1.21)= 1.06 (2)柱的平均塔板数 n = 16 (16.40 /1.11)2 = 3493 n = 16 (17.63 /1.21)2 = 3397 n平均 = (3493 + 3397)/ 2 = 3445 (3)达到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R1 / R2 = ( n1 / n2 )1/2 n2 = 3445 (1.5 / 1.06)2 = 6898 L = nH = 6898?(300 /3445) = 60 cm * (1)性能与制备和活化条件有很大关系; (2)同一种固定相,不同厂家或不同活化条件,分离效果差异较大; (3)种类有限,能分离的对象不多; (4)使用方便。 气固色谱分离分析永久性气体及气态烃 静电力(偶极定向力): 静电力:在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力 色谱保留:在极性固定液柱上分离样品时,被分离组分的极性越大,与固定液间的相互静电作用力就越强,因而该组分在柱内滞留时间就越长。 偶极矩(D):分子中含有电负性不同的原子,会产生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现象,所带的电荷与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的乘积为偶极矩。其与元素的电负性及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诱导力 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作用力。 含义:由于在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电场的作用下,非极性分子也会极化产生诱导偶极矩。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龙湖地产项目全周期运营管理.pptx
- XF 1261-2015 长管空气呼吸器.pdf
- [模版]民事诉讼状(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doc VIP
- 中国工业打印机头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某某物流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pdf VIP
- 董卿朗诵《生命》原文(通用3篇).docx
- 江门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笔试试卷及答案2022.docx VIP
- 2023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用液冷机组技术规范.docx
- 限禁用物质管理标准规定.pdf
- 2023广东江门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3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