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复合材料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碳复合材料精要.ppt

表1 合成的不同聚硅烷的固化比较 合成方法 PS的类型 质量保留率 PS PS+DVB(1/0.5) 电化学合成法 含双键的PS 97.1% 96.2% 由MTS合成的PS 66.1% 76.7% 含Si-H的PS 68.1% 72.2% Wurtz法 含Si-H的PS 40% 84.1% 注:固化条件200℃,3小时。 表2 合成的不同聚硅烷的陶瓷产率比较 合成方法 PS的类型 陶瓷产率 PS PS+DVB(1/0.5) 电化学合成法 含双键的PS 81.5% 48% 由MTS合成的PS 70% 40% 含Si-H的PS 69-73% 41-59% Wurtz法 含Si-H的PS 30~50% 47% 注:裂解条件1300℃,Ar气保护。 制备C/C-SiC工艺路线 C/C PS C/C+PS C/C-SiC 真空浸渍 交联固化 预裂解体 高温裂解 多次浸渍裂解,材料致密化 O2 H2 H2-O2火焰烧蚀装置示意图 图2 C/C和C/C-Si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 (C/C经多次浸渍含双键聚硅烷) 图3 C/C和C/C-SiC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 (a) C/C-SiC specimen at density 1.46 (b) C/C-SiC specimen at density 1.70 (c) C/C specimen at density 1.29 图1 C/C-SiC和C/C试样烧蚀后的宏观形貌 结论 在C/C基体材料中引入SiC能明显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烧蚀性能。 随着C/C-SiC复合材料密度的增加,材料中Si含量逐渐提高,材料线烧蚀率、质量烧蚀率随之下降。 ZrC 提高抗氧化性耐 烧蚀性能 提高先驱体陶瓷 产率,降低 C/C-SiC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 含不饱和基团、含金属Zr的聚硅烷 C/C-ZrC-SiC 浸渍-固化-裂解 最新研究成果 含锆聚硅烷合成原理 C/C-ZrC-SiC与C/C-SiC、C/C的比较 引入复合陶瓷ZrC-SiC更有利于C/C烧蚀性能的提高 展望 进一步提高Si含量对烧蚀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C/C-SiC复合材料 用于制备刹车材料。 合成长链PS用于制造SiC纤维。 引入耐氧化烧蚀的金属元素Zr、Hf、Ta。 (2)树脂碳与沥青碳 糠酮树脂的制备 思考题:还可以用什么高分子作为树脂炭的前驱体? 现在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复合材料电缆芯 代替传统的钢芯作为导线的承重部分。 五、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研究 Fig. 9. SEM microphotograph for cross section of a CVD–SiC coated C/C composite after three cycles of oxidation at 15008C in air. C/C复合材料在火箭发动机上烧蚀15秒的扫描电镜图 C/C复合材料在1000℃氧化1.5h后的扫描电镜图 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技术 基体改性 Methods 涂层 C/C的防氧化涂层 高温下氧化物陶瓷材料的氧扩散速率 SiC和Si3N4理想的抗氧化候选材料 SiC和Si3N4与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最为接近,与C/C复合材料的机械相容性较好;SiC和Si3N4在高温下能形成能形成具有流动性的SiO2膜,能有效的封填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形成的涂层的裂纹,阻止氧化气氛与碳基材的直接接触,而且最为关键的是,SiO2与其他氧化物相比具有很低的氧扩散速率,可以有效的阻止氧的渗入。 C/C防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包埋法(pack cementation) 料浆法(slurry) 溶胶-凝胶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化学气相沉积 C/C基体改性 抗氧化剂(如Si、Ti、B、SiC、TiB2、ZrB2、MoSi2)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引入C/C基体。 先驱体浸渍裂解法。 六、先驱体转化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 Chantrell和Popper于1964年首次提出可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Organo-metallic)作为先驱体制备陶瓷材料。 先驱体陶瓷的制备工艺流程 陶瓷先驱体的要求 a:工艺可行性,即在常温下为液态或可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低的粘度,以利于浸渍。 b:室温下性能稳定,长期放置不发生交联变性。 c:高的陶瓷产率,以降低浸渍-热解次数,降低成本。 d:相对低的热解温度,以避免对纤维的破坏和节约能源。 e:可转化为难熔的陶瓷材料。 f:与基体材料有良好的浸润性。 此方法的优点是: 裂解温度低(850~1200℃),可无压烧成,纤维的机械和热损伤程度较小; 烧成时不引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