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黄芪——第组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古黄芪——第组课件.ppt

四.化学成分 蒙古黄芪 含皂苷,多糖,黄酮,黄芪多(astragalan)、21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硒0.04-0.08ppm。黄芪多糖糸葡萄糖与阿拉伯糖的多聚糖,具免疫促进作用。此外,尚分得棕榈酸,羽扇醇、β-谷甾醇、黄芪异黄烷甙、胡萝卜甙、α-联苯双酯、天冬酰胺、γ-氨丁酸、蔗糖等。 五.资源评价 (一)品质评价 (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三)遗传多样性评价: 1.内在质量的多样性 2.植物形态多样性 七.资源保护 (一)资源现状 渐危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较名贵的中药材,以根入药。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若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严禁采挖幼株。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直到采收。 栽培技术 蒙古岩黄芪种子硬实率高,播前应先去荚,用温水浸种、擦破种皮或用浓硫酸处理等,以提高发芽率。可于早春顶凌抢种,或于夏天雨季播种。可条播、撒播或点播,条播行距40~50厘米,播深2厘米,每亩播种量1~2千克;若在沙地上撒播,播后赶羊群踏一遍,出苗也很好,除用种子繁殖外,还可用茎枝扦插、分株移栽或压条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苗期生长缓慢,除加强管理外,严禁放牧,生长2~3年再放牧利用。晒制干草宜在开花期刈割,亩产干草200~300千克。种子成熟不一致,且容易脱落,应及时采收,亩产种子5~7.5千克。 资源保护 (二)资源保护 1.保护野生资源 2.加强栽培技术研究 3.扩大药源,选育优良种质资源 保护措施 黄芪生长地一般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为不使其灭绝, 建议药材收购部门应根据各地不同具体情况确定收 购量,并向群众大力宣传,在采挖时注意保护幼苗, 对成长的植株应适当保留,以利繁殖和永续利用。 还应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   蒙古黄芪 1.药用历史 2.植物形态 3.地理分布 6.开发利用 内容 4.化学成分 5.资源评价 7.资源保护 一、药用历史 五十二病方 本草正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 “骨疽被白,疽黄芪,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 列为上品, “主痈疽,久败疮,排脓之痛,大风癫疾,五痔,鼠疮,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味甘,气平,气味俱轻,升多降少,阳中微阴。生者微凉,炙性温。专于气分而表达。” 其功能,补元阳,充胰理,治劳伤,长肌肉。 “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一、药用历史 黄芪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入药,药材名黄耆,又名白皮芪。 二、植物形态—根和果 主根直长,圆柱状,稍带木质,表皮淡棕黄色或深棕色。 荚果膜质,卵状长圆,先端有喙,有明显网纹,种子5—6枚,肾形,黑色。 植物形态—茎、叶、花 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0-25朵,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色蝶形,雄蕊10个;二体,子房有柄。 茎直立,多分枝,被长绒毛。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叶,长6mm左右;小叶25-37片,小叶宽卵圆形,长4-9mm,先端稍钝,有短尖,基部锲形,全缘,两面有白色长绒毛。 黄芪属约有2000种,中国产270余种,主要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四川,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蒙古黄芪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 三、地理分布 医药上的利用 保健和食疗 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现代开发利用 六、开发利用 增强免疫 保肝 利尿 抗衰老 抗应激 降压 抗菌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皂甙、黄酮、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医药上的利用 五味汤:黄芪15克,白术10克,银花20克,防风10克,贯众12克。该方是由古方“玉屏风散”为基础发展而来。 医药上的利用 保健和食疗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临床实践证明,黄芪对体虚感冒、慢性肾炎、中风等都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保健食疗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促进抗体形成。可应用于家畜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黄芪也可用于饲料添加剂增强家畜抵抗力。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