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锁聚合实施方法(单语)课件.ppt
4.7.1 聚乙烯(PE) 低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LDPE) 自由基聚合 高密度聚乙烯(低压聚乙烯,HDPE) 配位聚合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 共聚 4.7 重要加聚物 4.7.2 苯乙烯 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 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刚性、脆性;非结晶 优点:透明性好;易加工;耐辐射;良好的电气性能;电导率不随温度变化;易着色,易印刷。 缺点:脆性大;存在内应力;耐化学性差;耐热性不好 应用 PMMA 多采用分阶段自由基本体聚合; 预聚合;浇模聚合;高温后处理 优点:非结晶;优越的光学透明性;耐老化性能好;废料易于回收利用。 缺点:表面硬度低;易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不够好。 应用 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IIR) 异丁烯合成丁基橡胶是阳离子聚合的重要工业应用。 Lewis酸、温度 丁基橡胶 异丁烯+少量异戊二烯 优点:气密性好; 缺点:弹性不够好 SBS热塑性弹性体 三步法:S+B+S 二步法:双阴离子引发剂 B+S 应用:第三代合成橡胶 单体:苯乙烯(除去阻聚剂)15g 油溶性引发剂:BPO (AR) 0.3g 分散剂:聚乙烯醇:1.5%水溶液,20 mL 分散介质:水(去离子水)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3g过氧化二苯甲酰放入100mL锥形瓶中,再用移 液管按配方加入锥形瓶中,轻轻振荡,待过氧化二苯甲酰完全溶解后加 入三口瓶中。再用量筒取20 mL1.5%的聚乙烯醇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最 后用130 mL去离子水分别冲洗锥形瓶和量筒后加入三口烧瓶中。通冷凝 水,启动搅拌并控制在一恒定转速,在20~30min内将温度升至85~ 90oC,开始聚合反应。在反应一个小时以后,体系中分散的颗粒变得发 黏,此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搅拌速度。在反应后期可将温度升至反应温 度上限,以加快反应,提高转化率。当反应1.5~2h后,可用吸管取少量 颗粒于表面皿中进行观察,如颗粒变硬发脆,可结束反应。停止加热, 一边搅拌一边用冷水将三口烧瓶冷却至室温,然后停止搅拌,取下三口 烧瓶。产品用布氏漏斗过滤,并用热水洗数次。最后产品在50oC鼓风干 燥箱中烘干。 苯乙烯(微粒)的悬浮聚合 单体 主要要求:可进行自由基聚合且不与水反应 一般为油溶性单体,在水中形成水包油型 涂料用的两个主要胶乳: 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各种酯; 醋酸乙烯酯单体 乳胶体系 涂料最早使用的胶乳是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现在很少用于建筑涂料,而是用于纸张; 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胶的漆膜,具有非常低的水渗透性; 加入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可改善胶体稳定性,提高附着力和提供交联点 引发剂 乳液聚合的主要引发剂为水溶性的 最常用的是过硫酸盐(K,Na、NH4),尤其是 过硫酸铵 在pH值10,0.01mol / L中,50℃每秒每L 产生8.4×1012自由基 90℃每秒每L 产生2.5×1015自由基 要在低温快速反应,可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如过硫酸盐-亚铁盐体系: 聚合可在室温引发,反应热可加热到50~80℃,并需要冷却以免过热。 ※ 单体液滴是提供单体的仓库 对pH变化不敏感,比较稳定,乳化能力不如阴离子型 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阴离子型乳化剂合用 ?乳化作用 使互不相溶的两物质(水与油)转变成相当稳定而难以分层的乳液。 分散作用 形成保护层 增溶作用 乳化作用 乳化剂 单体 引发剂 少量在水相中 大部分在水中 大部分形成胶束 一部分增溶胶束内 部分吸附于单体液滴 大部分在单体液滴内 胶束的直径很小,因此一个胶束内通常只能允许容纳一个自由基。但第二个自由基进入时,就将发生终止。前后两个自由基进入的时间间隔约为几十秒,链自由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链增长,因此分子量可较大。 水相中单体浓度小,反应成聚合物则沉淀,停止增长,因此不是聚合的主要场所。 单体液滴数量少,比表面积小;聚合中采用水溶性引发剂,不可能进入单体液滴。因此单体也不是聚合的场所。 胶束数量多,为单体液滴数量的100倍;胶束内部单体浓度较高;胶束表面为亲水基团,亲水性强,且比表面大,自由基易扩散进入胶束引发聚合。 聚合场所 水相中? 单体液滴? 胶束? 所以: 胶束是进行聚合的主要场所。 水相不是聚合的主要场所; 单体液滴也不是聚合场所; 聚合场所在胶束内。 第一阶段—成核期: 乳胶粒生成期,从开始引发到胶束消失为止。C=2~15% 单体液滴 水相 乳胶粒 液滴、胶束、乳胶粒三种粒子, 乳胶粒数增加,单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