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原子核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 原子核的组成 在天然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呢? 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外,还有些什么性质呢? 这些射线带不带电呢? α射线 根据射线的偏转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可以确定,偏转较小的一束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我们把它叫做α射线,α射线由带正电的α粒子组成.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个α粒子带的正电荷是电子电荷的2倍,α粒子质量大约等于氦原子的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由于α粒子的质量较大,所以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小,我们用一张厚纸就能把它挡住. β射线 与α射线偏转方向相反的那束射线带负电荷,我们把它叫做β射线.研究发现β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β粒子)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β粒子就是电子. β射线的穿透本领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还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γ射线 中间不发生偏转的那束射线叫做γ射线,研究表明,γ射线的实质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它不带电,是中性的. γ射线的穿透本领极强,一般薄金属板都挡不住它,它能穿透几十厘米厚的水泥墙和几厘米厚的铅板. 三、原子核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了质子。经过研究证明,质子带正电荷,其电量和一个电子的电量相同,它的质量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进一步研究表明,质子的性质和氢原子核的性质完全相同,所以质子就是氢原子核. 2、中子的发现 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通过研究证明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但是不带电,是中性粒子。在对各种原子核进行的实验中,发现质子和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两种基本粒子。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衰变特点: 1次?衰变,质子数减小2个,中子数减小2个;即新核的核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 在元素周期表中,提前2位 实质: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在一起 β衰变特点: 1次β衰变,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 在元素周期表中,提前1位 实质: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二、半衰期 1、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2、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 例如: 氡222衰变为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 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620年 铀238衰变为钍234的半衰期长达4.5×109年 3、半衰期的计算 例:已知钍234的半衰期是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多少? (1)“单个的微观事件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描述的是统计规律。 (2)半衰期的长短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五、应用 1、人们利用地壳岩石中存在的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测定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地壳有一部漫长的演变历史,一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历史。 2、碳14测年技术,14C是具有放射性的碳的同位素,能够自发的进行β衰变,变成氮。 例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a、b所示,由图可以知( ) A.该核发生的α衰变 B.该核发生的β衰变 C.磁场方向一定垂直纸面向里 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不能判定 3 探测射线的方法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一、核反应 核反应: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特点: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与原子核衰变的区别:核反应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衰变是自发的 国际通用的放射性标志 注意生活中的辐射 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辐射 日常用品 建筑材料 5 核力与结合能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强相互作用(核力) 弱相互作用:引起原子核衰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也是短程力,其力程比强力更短,为10-18m,作用强度比电磁力小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 (式中E是物体的能量, m是物体的质量, c是真空中的光速。) 质能方程的理解 第四.公式ΔE=Δm·c2 的单位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由E=mc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含能量的量度 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化成的 D、因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由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核总质量并不守恒 课后练习 1、(1)核反应:强相互作用; 化学反应:电磁相互作用 (2)核反应:原子核; 化学反应:核外电子排列,改变分子结构 4、1.02×1023m 6 重核的裂变 铀核裂变时,同时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