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国民收入决定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均衡 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 § 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两部门经济(S=0) § 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两部门经济(S0) 漏出(leakage):指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 注入(injection):指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 § 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产出=收入 §3.2 消费函数 影响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 凯恩斯消费函数 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 凯恩斯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某家庭消费表 1978-1991某些年份全国居民收入与消费 消费曲线 线性消费曲线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PC) 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断下降 即随着收入的增加,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1) 剀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的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需求的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危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2)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稳定性功能。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有较大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将有较小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经济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功能。 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繁荣昌盛而名盛天下。开始,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挥霍无度。为了满足一部分蜜蜂无穷无尽的欲望,大量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产品。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兴旺景象。王国国库充盈,国力强盛,天下无人敢敌。 后来蜜蜂崇尚节俭,鄙弃奢侈。商人人不再去远方追逐利润,工人们因工厂产品无人购买而告别倒闭的工厂回家。人们赞美节俭,赞美家中的储蓄。街道越来越冷清,经济越来越萧条,王国越来越衰弱。最后外敌入侵,蜜蜂国破家亡、四处逃遁。 凯恩斯储蓄函数 收入增加,储蓄增加 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例递增 储蓄曲线 线形储蓄曲线 某家庭储蓄表 某居民上个月收入3000美元,取出500美元储蓄使消费达到3500美元。本月收入3200美元,取出400美元储蓄,本月消费达3600美元。试计算: 该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该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凯恩斯储蓄函数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APS)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 凯恩斯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APC和APS的关系 MPC和MPS的关系 C=a+bY S=-a+(1-b)Y C+S=a+bY-a+Y-By=Y 消费及储蓄曲线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国民收入分配 越不平等,社会消费曲线越是向下移 政府税收政策 实行累进税,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 公司未分配利润所占的比例 未分配利润占的比例越高,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 破产的明星 拳王泰森拳击比赛赚钱25美元 拳王泰森拳击比赛赚钱25美元 拳王泰森拳击比赛赚钱25美元 为了孩子重出江湖 利用消费函数得:Y=AE=C+I 利用储蓄函数得:I=S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I=S S=-a+(1-b)Y I=I0 解方程组得: Ye=(a+I0)/(1-b)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 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 经济学中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如:由投资量变化(△I)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Y)的倍数,即投资乘数。KI= △Y/△I 最早为就业乘数,由卡恩[英]提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包括:投资乘数、消费乘数、税收乘数、财政支出乘数和出口乘数。 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解释 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y1=100;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消费品。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