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划方案科技管理研究发展规划】(PPT31页)
Chapter 9 研究發展規劃 學習目標 認識策略性技術領域之整個規劃過程步驟 了解研發資源的意義 分辨可用研發資源與投入研發資源之區別 知道如何衡量公司研發資源之高低 學習公司技術能力之衡量方式 知道公司如何決定年度之研發預算 知道公司年度研發預算如何在研發部門內分配 在結合「技術」與「管理」(或業務)兩種角色於企業策略之制定過程中,必須發展一套共同的語言來做為「技術」與「管理」雙方共同協調溝通之工具,此套溝通協調的工具即為本節所將介紹之「策略性的技術領域」(strategic technical area,簡稱為STA),其整個規劃過程步驟如下: 步驟1:技術與業務共同語言的建立 步驟2:STA的確認 步驟3:用STA/業務矩陣來管理技術 技術與業務共同語言的建立 STA的構成要素 技巧或學科 可被應用 某一特定產品或服務 可專注於某一特定市場 流體力學(為一種技巧或學理),其(可被應用)飛機的製造,(飛機為某一特定產品),且可遍佈在航空業(某一特定市場) STA的確認 通常在企業內由技術部門或企劃部門,來界定企業的主要產品線為維持其競爭優勢所需要的技術為何?→該企業之STA矩陣 STA所說明的範圍,隨著組織層次的升高而擴大 用STA/業務矩陣來管理技術-1 垂直分析 可回答業務或一般管理者所關心的問題 就公司某一個產品事業而言,所擁有使用的技術領域能生存嗎?對於技術資源的分配是否與企業策略相吻合? 就公司某一條產品線事業而言,分析該事業的重要技術能力與競爭者之競爭地位比較,到底是領先、相同還是落後 用STA/業務矩陣來管理技術-2 水平分析 可回答技術管理者所關心的問題 企業本身所擁有的技術運用在產品上,最大的市場機會為何? 針對公司現有的每一項策略性技術,進行該技術在未來市場上可能機會的技術預測;進行預測的同時,需要考慮發展該技術的風險性與不確定性,以便掌握未來的變動 技術策略與業務策略的配合-1 業務策略方面,以企業所欲達成的整體市場策略來描述,不同策略的決定,該公司對於技術開發所應投入的資源程度即不同 防守固有市場(defending) 擴充(extending) 開發新市場(developing new market) 技術策略與業務策略的配合-2 技術策略 漸進式研發 企業內部的技術能力可以應付未來技術挑戰,因此技術發展策略即成為技術資源分配的工作 用競爭者技術 適用於企業本身並沒有所需的技術,然其競爭者卻擁有,常用合資、聯合開發、授權等方式 創新技術 當所要開發的某種技術公司沒有,競爭者也沒有的情況下 A公司所經營的產品線已趨成熟,因此分配60%的技術資源於漸進式研發,來防守固有市場 B公司多採用競爭者的技術來擴充其相關市場 C公司則將大部分的資源投入於創新性的技術,因此風險相對最高 研發資源(技術資源)之定義 公司進行研究發展活動,有助於研發成果產出所需之各項投入要素,包括各種軟硬體設備等等 研發活動是將研發投入部分,加以轉換成最後的產出 研發資源(技術資源)之分類 資產類:著重於進行研發活動所須投入之要素 能力類:著重於進行研發活動,過程中所須之轉換能力 研發資源與研發策略之關係 研發資源的衡量 公司財務資源 公司資本額大小 公司營業額大小 公司獲利額大小 沉沒性研發資源 每年所投入研發專案之總經費預算 投入研發之人力資源(總人數、學經歷) 投入研發之儀器設備資源 研發場所所佔用之空間平面大小 技術能力適用層次 國家層次 產業層次 企業層次 技術能力之衡量構面 林明杰(民81年) 著重於對技術移轉之承接能力,在承接技術當時,個別企業在其產品製造過程中,有關產品設計、製造及裝配所需之知識、設備、人員或其技術等之能力高低 經驗能力 經費能力 設備能力 技術能力之衡量構面 產出能力 資訊能力 管理能力 技術能力之衡量構面 劉文平(民84年) 從技術策略的競爭觀點來考量技術能力 經驗能力 設備能力 技術管理能力 對於研發專業過程的管理人員能力 產出能力 技術能力之衡量構面 周德光(民83年) 進化論觀點 技術 設備 人才 制度 文化 技術能力之形成機制-1 對組織中的技術能力的來源,多認為係經由一種學習、吸收、累積與演化的過程逐漸培養建立出來。 組織學習 指一種連續的過程,當組織與環境互動時,會遭遇許多問題並採行處理問題之行動,其中涉及人與人之互動,或個人與組織之互動,而組織藉由觀察先前行動之結果,來增加對真相的了解,繼而再採取適當的行動,如此不斷累積即產生了學習 技術能力之形成機制-2 而吸收累積則由組織本身有個吸收機制,可以將外部的技術資訊加以吸收,轉化成組織內部的技術能力。此可把任一公司組織視為一棵樹,樹幹代表公司獨特的技術能力,經由樹幹的蓄積、傳輸養份並延伸發展,方得以生長出枝、葉及開花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X战略规划v3-ppt360页.ppt
- XX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咨询项目报告(PPT 157页).ppt
- XX数码公司发展战略咨询报告.ppt
- XX服装集团有限公司2003-2010年发展战略报告(PPT 267页).ppt
- XX燃气集团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 24).doc
- XX电子公司发展战略(PPT26页).ppt
- 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PPT 117页).ppt
- XX酒业中长期发展战略(PPT85页).ppt
- XX集团发展战略项目建议书(PPT 64页).ppt
- XX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发展战略建议.ppt
- 【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6~2020)】(DOC148页).doc
- 【房地产——星洲地产年度工作回顾总结及下年度经营计划与策略规划】(PPT 121页).ppt
- 【房地产精品资料】物流园区发展研究报告.ppt
- 【数字潍坊规划(2008-2020年)】(DOC81页).doc
- 【河源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DOC93页).doc
- 【滁州市机械(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DOC59页).doc
- 一个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报告(万能型).ppt
- 一汽四环油品企业发展战略(PPT 206页).ppt
- 一高级时装发展中.ppt
- 万方数据企业发展战略咨询项目报告(PPT 157页).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