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我那个同学的特别提醒:
比如在CBD类似的题目中, 着重回答:”高耸建筑物受低频震荡的影响较大,而低矮建筑受高频震荡的影响””本征频率”或者“共振”这两个字眼,kczhao说他看到这两个字眼就算错,不因为其他的原因,就是为了来听课的能那高分。不过我们私下认为他变态…呵呵
一家之言,姑且听之。。。。
BBS部分:
特别的,重要的部分已经改为加粗字体,红色字体为部分关键词。有一些baidu的补充内容
看起来很快的
注意留言的发言时间,有不少08年秋的
注意发信人的id,有些不是kczhao
发信人: Mog (MiniMog|奇了怪了), 信区: IntroEQ
标 题: Re: 【求助TT】考试~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8年12月23日23:04:57 星期二), 转信
走滑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
断层;向右就是右旋
或者说,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是右旋,逆时针是左旋
【 在 imcinderella (Cyndi|小心火烛)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 那太好了~~
: 我搞不懂那个左旋和右旋的问题。。
――――――――――――――――――――――――――――――――――――――
发信人: kczhao (多元文化), 信区: IntroEQ
标 题: Re: 第五章好难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8年12月24日09:12:33 星期三) , 站内信件
重要要求两层介质的传播问题,微积分都不要求,考试中多层的也不做要求。
【 在 tothepast (十月二日,深巷酒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五章好难,各种数学的纠结,不知道赵老师会考到什么程度?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bs.pku.edu.cn·[FROM: 162.105.73.19]
最佳答案
四、地球的中生代时期
以上所说的中生代时期大陆分裂的历史根据是什么?分裂原因又是什么?这得从下面的假说说起。
首先是奥地利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A.L.Wegenge,1880~1930)于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地球是一个由热变冷的天体,它的表层先冷却,凝结成固体的地壳,地壳的上层是较轻的硅铝层,它的下层是较重的硅镁层,处于熔融状态。如同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大陆也是浮在它的基底——硅镁层之上的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古地磁学的兴起,研究证明大陆漂移的轨迹与古地磁学是吻合的。地球磁场分南北两极,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层中,保留着当时的磁性纪录,利用精密仪器,对岩石剩余磁性的测定,可以知道不同大陆在不同地质时代的地磁北极的位置及其移动,研究表明,各大陆测定地磁北极在相应地质时代移动路线不同,最终都在今天会合于磁北极。
其次是六十年代初,美国学者赫斯(H.H.Hess,1906~?)和迪茨(R.S.Dietz,1914~?)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这个假说的基本思想是:热的、具有一定塑性的物质从下面的软流圈里上涌,通过岩石圈里的裂缝,在未来的洋脊轴部侵入,涌出的岩浆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动原始洋底向二侧扩张,大陆随之漂移。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新的洋底不断加宽,已经裂开的大陆壳被带到离大洋裂谷更远的地方。
既然新的大洋岩石圈不断地从每个大洋里产生,老的大洋岩石圈向外移开,大洋在扩张,长此下去,地球体积不是越来越膨大了吗?直到后来海底扩张假说和大陆漂移假说相互结合后,才说明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不断增生的大洋岩石圈在地球的另外一些地方又重新回到软流圈里去而消亡了,这跟全球性地震活动带的研究密切相关。从而使地球科学中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能从宏观上阐述地球上层发生的各种运动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此学说把地壳分为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每板块又分成几个小块。所有的这些板块构成一层岩石圈。各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的活动地带,板块随着洋底扩张而移动。洋脊附近是板块生长带,有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东太平洋隆起这三处。海沟附近是板块消减带,就是太平洋东、西边缘海沟部分。当密度较大的板块向密度较小的板块俯冲时,引起强烈地震和火山作用;仰冲则形成岛屿或高大山系。
五、地球的新生代时期
新生代时期最突出的事件是非洲跟欧洲的接近和印巴次大陆跟亚洲的相撞,其结果使一部分岩石圈上层物质互相推挤,形成了横亘于南北半球之间,绵延几乎达到地球半周的最雄伟的山系和高原,它西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经南欧的阿尔卑斯山,东延是喀尔巴阡山,接高加索山、土耳其和伊朗的高原和山地、帕米尔高原和山地,向东就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再向东南去,中南半岛和印尼诸岛的山脉也都跟它相连。这就是阿尔卑斯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产物。
太平洋跟周边大陆的相互挤压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27001 2022版内审全套资料(内审计划+检查表+审核报告等).doc
- fidic99版新红皮书中英文双语对照版.docx VIP
- 钢板弹簧设计计算程序Ver1.0-20070405.xls VIP
- 区块链产业学院建设思路与规划.pptx VIP
-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1).doc VIP
- 读本低年级 第2讲《一心跟着共产党》第二课时《党和人民心连心》教学课件.pptx VIP
- 数控车床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WPS Office办公应用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项目8 WPS Office App文档的基本应用.ppt VIP
- 《WPS Office办公应用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项目9 WPS Office App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应用.ppt VIP
- 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