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人的自然化看孔子的休闲哲学》.doc
人的自然化:孔子休闲哲学考
陆庆祥
(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新疆,喀什,844007)
摘要:孔子哲学思想不仅有自然的人化,更有人的自然化。孔子人的自然化思想有着丰富的休闲哲学智慧。舞雩之乐与孔颜乐处是孔子休闲哲学智慧的两个方面,前者从人的自然情感欲求出发,寻求洒落适性的人生道路,倡导在山水游玩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后者以休闲的生活与心态超越人生的苦难与困境,无论是遭遇困境或是享有富贵,都要随遇而安,保持快乐的心境。
关键词:舞雩之乐;孔颜乐处;休闲哲学;人的自然化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Confucius leisure philosophy
Lu Qingxia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kashgar teachers College,Kashgar 844007,Xinjiang,China)
Abstract:There is not only the theory of the personification of nature,but also the theory of the naturalization of human. The naturalization philosophical wisdom of Confucius is rich in leisure.
The joy of praying for rain dance and the Bliss of the Confucius and Yan Hui both are leisure wisdom of Confucius philosophy. The former one desire to live a leisure life with a natural sentiment. The latter one tell us to overcome the suffering and difficulties of life. No matter what condition we may encounter, we should keep happy all the time.
Keyword: Joy of praying for rain dance; Bliss of the Confucius and Yan Hui; leisure philosophy; naturalization of human
作者简介:陆庆祥,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浙江大学博士,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讲师。
研究方向:美学、休闲学
通信地址: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办公室 邮编:844007
邮箱:burnystone@yahoo.cn
电话一 、人的自然化:孔子思想的另一维度考察
何谓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是与自然的人化相对应的过程。这里的人应该理解成“理性的人”,理性人的特征是知识论以及道德论范畴下的人,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文化人”。“自然的人化”体现为人的社会性的塑造,即人对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进行“文化”,;而“人的自然化”是将人回归到其自然情感、回到个体自身生命体验上来,也即回到人的感性经验上来。回到感性经验上来并不是要回到动物的水平,而是回到整体的人、本真的人的生存状态。回到感性经验上来也不是不要理性,而是纠正过往以理性人那种纯粹以理性为中心,压抑感性经验,并以理性为最终归宿的片面人的现象。而回到人的情感经验,不是以理性压制情感,也不是情感排斥理性,而是在情感为本的状态下,寻求情理间的平衡。
人的自然化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人化于外界的自然,即人能够回归自然山水,同大自然和谐共处、主动地去欣赏自然、游嬉于自然之中。另一个层次是人化于人自身的自然本性之中,即人摆脱物的束缚与异化而回到自我生命的本真性情上来。以自我生命为目的去实现生命的价值,而非以自我生命为手段实现物的价值。人的自然化之第一层次很明显属于人类休闲活动的重要内容,即自然休闲。而后者人对自然本性的回归更是休闲活动之内在特征。著名休闲学研究专家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1】。休闲与“解脱”、“自由”等概念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明休闲是人向自然本性回归的经验活动。
孔子的思想一般被认为是体现了“自然的人化”。前者一方面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论语·颜渊》),是以仁义道德来使人的自然生命“人”化,即道德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为“学而优则仕”,“邦有道,则仕”的个体生命的职业化。这种道德化与职业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