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se资质培训-职业健康
放射性危害 放射性的危害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放射性的防护 相关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 2002.05.01 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49号令)2006.07.27 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2002.05.01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1号令) 2002.05.0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3号令,正在修订)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4号令) 2002.05.01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25号令)2002.05.01 卫生部关于深海石油作业职业卫生管理办法 2005.04.1 */35 * 职 业 健 康 管 理 张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HSE部 2007年11月15日 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管理的范畴 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健康管理 一般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个人健康管理 人员管理 工程项目 场地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未规定的范围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范围 医疗保障 健康管理 一般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个人健康管理 人员管理 工程项目 场地管理 医疗保障 设施废弃 新建项目 现有项目 健康管理 一般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个人健康管理 人员管理 工程项目 场地管理 医疗保障 现场检测 主动防护 被动防护 降噪 防尘 通风 ------- 听力保护 皮肤保护 呼吸保护 其它保护器材 H2S监测 空气监测 ------- 健康管理 一般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个人健康管理 人员管理 工程项目 场地管理 医疗保障 上岗体检 在岗体检 离岗体检 应急体检 群体 个人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正常时期的管理 应急状态的准备 应急状态的准备 事故性应急 预防性应急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食物中毒 工业中毒 流感暴发 防流行性传染病: SARS、禽流感 其它传染病 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 构成职业病必须有4个要件: ① 病人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② 疾病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③ 病因必须是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④ 病种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内的。 我国规定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OSHA 定义: 任何由于重复接触与工作有关的有害因素,而不是由于一次性的职业伤害,造成的非正常或失调状态 any abnormal condition or disorder, other than one resulting from an occupational injury, caused by exposure to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mployment Associated with employment Repeated exposure Abnormal conditions or disorder 职业病目录 2002年4月18日,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印发的卫法监发〖2002〗108号文件《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中规定,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个病种,包括: ① 尘肺13种; ②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③ 职业中毒56种; ④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⑤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⑥ 职业性皮肤病8种; ⑦ 职业性眼病3种; ⑧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⑨ 职业性肿瘤8种; ⑩ 其他职业病5种。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 1 尘肺:矽肺、碳黑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 2 放射性疾病: 3 中毒:铅、汞、砷、氯气、硫化氢、苯、汽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醇中毒 4 物理因素致病:中暑 5 皮肤病: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 6 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 7 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 8 肿瘤:苯致白血病 9 其他:金属烟热 职业病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职业性损害的各类化学物质 物理因素:可以导致职业性损害的各类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由各类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职业性伤害。 与职业损害有关的因素统称为职业有害因素,其种类多种多样,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方式 皮肤接触 注入 吸入 摄入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