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作品选》.doc

一、先秦文学 ? 一、古代神话 二、诗经 三、历史散文 四、诸子散文 五、楚辞 一、古代神话 神话是上古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原始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是远古先民生产力和认识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口头创作的,具有集体性、直观性,充满情感、富于想象力。春秋战国以后,它们才被陆续记录下来,散见于《山海经》、《淮南子》、《列子》、《庄子》、《楚辞》等古代文献,其中以《山海经》中保存的原始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比较著名的原始神话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擒蚩尤》、《共工触山》等。它想象奔放神奇,夸张大胆,情节曲折动人,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1),九州裂(2),天不兼覆(3),地不周载(4)。火爁焱而不灭(5),水浩洋而不息(6);猛兽食颛民(7),鸷鸟攫老弱(8)。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9),断鳌足以立四极(10),杀黑龙以济冀州(11),积芦灰以止淫水(12)。苍天补(13),四极正,淫水涸(14),冀州平,狡虫死(15),颛民生。 [题解]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览冥训》,题目是后加的。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之一,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的地位及影响,歌颂了人们理想中拯救世界的女神,显示了人类与自然斗争的气魄和力量。 〔注释〕 (1)四极:四方支撑天的柱子。极,天柱。废:毁坏,这里指天柱折断。 (2)九州:指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裂:塌陷,崩裂。 (3)兼覆:完全覆盖。 兼,一并,完全。 (4)周载:完全承载。 周,全,普遍。 (5)爁焱(làn yàn):大火蔓延燃烧的样子。 (6)浩洋:洪水盛大的样子。 (7)颛(zhuān)民:善良的人民。 颛,善。 (8)鸷鸟:猛禽,如鹰、雕等。攫(jué):用爪抓取。 (9)女娲(wā):神话中的创造人类和重新开辟天地的女神。 (10)鳌(áo):大龟。 (11)黑龙:神话中的洪水神。 济:救助。 (12)芦灰:芦苇烧成的灰。 淫水:泛滥的洪水。 (13)补:修补。 (14)涸(hé):干枯,枯竭。 (15)狡虫:指害人的凶兽猛禽。 ? 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1),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2),而民无所食。猰貐(3)、凿齿(4)、九婴(5)、大风(6)、封豨(7)、修蛇(8),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9),杀九婴于凶水之上(10),缴大风于青丘之泽(11),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12),禽封豨于桑林(13)。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14)。 [题解]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本经训》,题目是后加的。它通过对射日英雄后羿的赞颂,表现了先民征服旱灾的愿望和信心。 〔注释〕 (1)逮:到。 尧: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2)杀:晒死。 (3)猰貐(yà yǔ):神话中的的怪兽,牛身而赤,人面马足,或说是蛇身人面或龙首。 (4)凿齿:神话中的怪兽,齿长三尺,如凿形,露在下巴外面,能持戈盾等武器。 (5)九婴:神话中的九个头的怪物,能喷水吐火。 (6)大风:神话中的风神,即风伯。一说是一种凶猛的大鸟,即大凤。 (7)封豨(xī):大野猪。 (8)修蛇:长大的蟒蛇。 (9)羿(yì):神话中弓箭的发明者,尧时善于射箭的武士。 畴华:南方大泽名。 (10)凶水:神话中的北方大河。 (11)缴(zhuó):用绳系箭射取,这里意谓用箭射。 青丘:传说中的东方的水泽名。 (12)断:斩断。 洞庭:洞庭湖。 (13)禽:同“擒”。 桑林:地名,传说后来商汤曾在这里祈雨。 (14)置:拥戴。 ?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1),不待帝命(2)。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3)。鲧复生禹(4),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5)。 [题解] 这则神话选自《山海经·海内经》,题目是后加的。它歌颂了治水英雄鲧禹父子,表现 了先民为战胜洪水灾害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注释〕 (1)鲧(gǔn):传说中尧的臣子,禹的父亲。帝:天帝。 息壤:神话中的一种能生长不止的土壤。 湮(yīn):堵塞。 (2)不待帝命:没有等天帝允许。 (3)祝融:神话中的主火之神。 羽郊:羽山的近郊。羽山,在北极之阴,不见日。 (4)复:借为“腹”字。 (5)卒:终于。 布:敷,铺填。 定:安定。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1),其上多柘木(2)。有鸟焉,其状如乌(3),文首(4),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5)。是炎帝之少女(6),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7),故

文档评论(0)

uqx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