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 笔记》.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赵玉霞
绪 论
概论
时间:中国古代文学涵盖的时间,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从上古到公元589年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目的: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使同学更广泛地接触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认识古代文学的特点,了解古代文学的演进历程和发展规律,体悟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古代文学史时由基本史料和基本观点构成的。
基本史料:古代文学作品、作家生平、社会背景、重要古籍的体例与流传等一些基本常识。
基本观点: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对重要文学现象的分析,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揭示等。
学习方法
一、广泛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二、对基本常识的记忆。
分三段教学
1、先秦文学(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文学,包括史前传说时期和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原始歌谣、神话、诗歌、散文。
诗歌代表是《诗经》和屈原楚辞
散文: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2、秦汉文学
汉代文学从总体上看变得气派沉雄,格局廓大,但往往失之板滞。盛行的新文体是赋。之外诗歌和散文仍然是最主要的两大文体样式。
诗歌:汉代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在汉末终于成熟,出现了堪称中国抒情诗典范的《古诗十九首》。
历史散文: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
3、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的自觉
时间:公元196年,止于隋文帝统一中国的公元589年(393年)。
建安文学:三曹为代表
正始文学:阮籍、嵇康
太康文学:陆机、潘岳
陶渊明的田园诗 、谢灵运的山水诗、沈约、谢脁的新体诗、萧纲的宫体诗。小说、民歌等。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史前文学形态:歌谣与神话
歌谣:东汉人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弹歌》:
断竹,续土,飞土,逐宍
《易.归妹上六》:
女承筐,无实;
士刲羊,无血。
歌谣
《礼记.郊特牲》载《蜡辞》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歌谣的特点:
第一,内容多与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或宗教活动有关。
第二,篇幅、句式短小,节奏、韵律简单。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
第二节 神话的类型和蕴含的民族精神
第三节 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
一、神话
1、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2、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神话的意义:
第一,解释意义
第二,礼仪规范意义
第三,实践意义
第二节 神话的类型和艺术价值
一、神话的类型
1、创世神话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三五历纪》
1、创世神话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任昉《述异记》
2、始祖神话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縆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贤智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太平御览》
2、始祖神话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3、征服自然的神话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3、征服自然的神话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3、征服自然的神话
《后羿射日》: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