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仙人掌胭脂虫生物学特性研析及其室内毒力测定.pdf
中文摘要
1.形态特征观察
对胭脂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胭脂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经过以
下几个虫态,其中雌虫经过: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及雌成虫4个虫态;雄虫经过;
卵、一龄幼虫、二龄幼虫、前蛹、蛹及雄成虫6个虫态。雌成虫体卵形,体长2.3—
3.5111nl,触角7节,体密被白色棉状蜡丝,多个虫的蜡丝常融合在一起,形成棉球状,
去蜡后虫体成紫红色。雄成虫体细长,比雌成虫小,约0,6--3.0mm,触角发育良好,
念珠状,暗红色,有少许白色蜡粉。复眼红色,无口器,具一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
衡棒。腹部有两条白色的尾丝,约与身体等长。
2.种类鉴定的研究
通过对胭脂虫雌成虫虫体蜡腺的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胭脂虫雌成虫蜡腺孔
—6孔,腹部约200群,每群多达30孔。腹部刚毛多且大,头部短而少,最后腹节
刚毛短,圆柱状。胭脂虫雄虫触角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雄虫触角上生有4种感器,
即毛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及腔锥形感器。本试验鉴定该试验种为Dactylopius
confl,l$1惦(Cockerell)。
3.自然生长环境下胭脂虫的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自然环境条件下,胭脂虫一生需经过产卵、孵化、扩散、固定、泌蜡及发育六个
生长阶段。刚孵化的若虫,具有群集习性,多数若虫常聚集在一起,爬到寄主仙人掌
的顶端,寻找新的茎片,以汲取新的营养。该虫具有负趋光性,且通常会选择固定在
寄主仙人掌茎的背阴面的刺基部或凹陷的地方,固定后便不再移动。
4.胭脂虫在仙人掌植株上的分布及对仙人掌茎片的选择性研究
通过在温室中随机选取寄生有胭脂虫的仙人掌植株上的胭脂虫调查,结果表明:
胭脂虫最喜欢寄生在二级茎片上,其次是一级茎片,三级茎片上寄生的胭脂虫数量最
少。胭脂虫主要寄生在仙人掌茎片的中部和基部。胭脂虫在向东的仙人掌茎片上寄生
数量较多,占总寄生数量的72.6%,西部的仙人掌茎片上胭脂虫寄生数量较少,仅占
寄生总数的27.4%。
5.温度对胭脂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2l℃一33℃五个温度条件下饲养胭脂虫,研究温度对胭脂虫各龄期的存活
率,胭脂虫成虫虫体大小、虫重和怀卵量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显示:27℃
胭脂虫各龄期的存活率最高,虫体长度、宽度、虫重最大,怀卵量最多,最适合胭脂
虫存活。胭脂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上升发育历期缩短。从整个世代来看,胭
但其成虫的大小、体重均较小,怀卵量也随之降低,因此胭脂虫适宜的温度范围可确
定为2412--30℃。
6.胭脂虫生殖特性及越冬研究
室内饲养条件下,通过对胭脂虫繁殖量的调查,结果表明:胭脂虫的繁殖量大,
平均每头胭脂虫的繁殖量都在350头以上,最高达421头。温度是影响繁殖量的主要
因素,湿度与繁殖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而通过对罩有网纱进行单雌饲养和不罩网纱雌
雄自然种群混合饲养的两种处理的胭脂虫的怀卵量的解剖结果分析可知,胭脂虫的生
殖方式是两性生殖,并且是通过产卵繁殖的,而不是卵胎生。
在胭脂虫的越冬期间,对胭脂虫各虫态的数量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冬期间
均存在雌成虫和蛹态,但未发现雄成虫,且雌成虫和蛹的数量变化不太明显,确定胭
脂虫的越冬虫态:雌成虫、卵和蛹。
7.药剂对胭脂虫毒力测定
五种药剂对胭脂虫一龄若虫、二龄若虫、雌成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这五种
药剂对各虫态的毒力大小顺序一致。其中10%吡虫啉(大功臣)对胭脂虫各虫态的毒
力最高,其它依次为36%马拉硫磷(全击)、48%毒死蜱(新一佳)、4.5%高效氯氰
菊酯、1.8%阿维菌素的毒力最低。由五种药剂对胭脂虫一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比较
结果显示,五种药剂对一龄若虫的毒力均明显高于二龄若虫和成虫,说明胭脂虫随着
龄期的增大,其耐药程度也逐步提高,因此,应尽早防治。防治的最佳时期一般在若
虫期,胭脂虫的若虫期在2月底3月初,在此时期防治效果较好,同时要注意各种药剂
的合理轮用及混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胭脂虫 种类鉴定 生物学特性 生殖特性毒力测定
II
Abstract
characteristicobservation
1.Shape
on to
Carriestheobservation CoccusCosta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ZS 0678—202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底血清样本管理规范》(水印版).pdf VIP
- 2025年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课件(共37张PPT).pptx VIP
-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抢救流程与规范.pptx VIP
- 平衡梁组件的承压检测装置.pdf VIP
- 2025年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44-无机复合聚苯不燃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T_CIEEMA002-2020.pptx VIP
- 供货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docx VIP
- 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docx VIP
- T_ACEF 207—2025(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