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代移民与宁夏开发(下).pdf
2005年9月 宁夏社会科学 ,2005
No.5.Sep.
第5期(总第132期 SocialSciencesinNinenia Gen.No.132
历代移民与宁夏开发(下)
薛正昌
(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宁夏所处区位地理空间,是历代移民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自战国后期开始,历汉唐至明清
两千多年间延续不断,伴随着宁夏整个历史进程。移民形式有军事性移民、政治性移民、商贸性移民等;
移民与开发的过程,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功绩、汉民族形成的地域空间、黄河农业文明的推进、城镇化进
程、文化的多元生成与繁荣;也从历史的角度为后人提供了移民开发的历史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移民;宁夏;开发
中图分类号:KO1;C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一0292(2005)05一0109一09
七、明朝大迁徙 实际上的地方权要人物,辖有边境重地,握有重兵。这
元朝来自于草原文明,统治中国后没有来自于西 种驻军与统军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明成祖时期。明代
北和北方的军事威胁,这是以前每个朝代都无法比拟 全国的军事战区基本按行政省划分,各省卫所统归都
的。元顺帝退守草原以后,边境的冲突又开始了。为 指挥司领导。除按千户所一卫一都司逐级领导之外,
了防御其南下,明朝在北方设置九边,在西北沿边设置 各战区还根据防务需要设置各种守御千户所、群牧千
了统领军务的“三边总督”,管辖数十个卫所,将士及家 户所等,直属都司领导。
属估计有44万人nxm;。按照当时三“分守城,七分耕 卫所制,是朱元璋创建的明代常备军建军制度。
种”的原则,有近30万人在西北地区从事军事屯垦。当 取得政权后,他即依照前代屯田的办法,厉行军屯政
时北方长城沿线共设有9大军事重镇,在西北的有延 策,一边戍守一边屯田。卫所的士兵称 “军”,法律规
绥、宁夏、甘州、固原4镇。从今天的地理区划看,在宁 定,军人都是世袭的,如无子孙继承,由政府派官员到
夏境内的有二镇,且西北三边4镇的中枢 “三边总督”设 其原籍由其亲属壮丁顶补。兵营实际成为武装的集体
在固原。宁夏境内这些军事性质的移民,在不少地方 家庭。军士及其家庭具有特殊的社会身份,有专门的
都成为当地人口的主体。 军籍,由五军都督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行政官吏的管
(一)明初的军事背景 束,和一般民户不同。从卫所指挥使到百户等卫所军
明代宁夏军事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军事性质的移 官,也是 “世袭”的,称 “世官”。这些变相的移民,终身
民屯田也开始得较早,是在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开始 为军,一代一代服务于宁夏垦区。这种军屯形式完全
的。宁夏的开发是军事移民的结果[il(rrn。明太祖朱 按照卫所编制单位进行,实际上是把农业生产移植到
元璋为防止北元势力卷土重来,首先分封诸子于北方 军队中,是军户世袭卫所制存在的经济基础。
各重镇,建立王府,设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 (二)宁夏屯田
至万九千人”[zl(堵王一)),并将各地驻军的指挥权交给诸 早在明军统一西北的过程中,出于军事需要,西北
王。其次,设立卫所,集权调动兵力。受封于宁夏者, 屯田已陆续开设。宁夏是设立卫所较早的边境地区,
是明太祖第十六子朱梅。分封于边地的诸王子,成了 民政管理隶属于陕西布政使司 (南部固原地区);卫所
收稿日期二2004一12-14
作者简介:薛正昌(1956-),男,宁夏固原人,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史与区域历史
文化。
109
管理隶属于都指挥使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