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要点.ppt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扁球形 表面黄色或褐黄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中间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或有疙瘩状凸起,或凹陷呈脐状 质坚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有蜡样光泽 味苦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板蓝根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性状鉴别 灰黄或淡棕黄色,具横长皮孔样疤痕 根头膨大,具暗绿色轮状叶柄残基及密集的疣状突起 质略软 断面皮部黄白,木部黄色 味微甜而后苦涩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板蓝根药材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示暗绿色轮状叶柄残基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示表面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疤痕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示断面皮白木黄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成分 含靛蓝、靛玉红等成分 思考题 1.试设计出以下各药材组最简便易行的鉴别方法 牛膝与川牛膝 川乌、草乌与附子 白芍与赤芍 雅连、味连与云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采收加工: 白芍: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产量亦大 赤芍:内蒙古产称内蒙赤芍;四川产者称川赤芍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白芍:夏、秋采挖,除去头尾及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透心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再煮,晒干 赤芍: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性状鉴别——白芍 浅红棕或类白色,横长皮孔样疤痕略凹陷 质坚实 断面类白或微红色,角质样,木部具细放射纹 味微苦,酸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赤芍药材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白芍饮片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性状鉴别——赤芍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 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平坦,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白芍显微鉴别 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簇晶多,有的一个细胞内含2至数个簇晶,或含晶细胞纵列成行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含晶细胞纵列成行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黄连 Rhizoma Coptidis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产地:味连——四川、湖北,栽培 雅连——四川,野生或栽培 云连——云南,野生或栽培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黄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三角叶黄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云南黄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在“撞笼”内撞去须根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三种黄连的性状异同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味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雅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云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显微鉴别 皮层石细胞单个或成群 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石细胞 木纤维发达 髓部有或无石细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三种黄连横切面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黄连根茎横切面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示皮层石细胞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示中柱鞘纤维束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示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成分: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及木兰碱等 理化:1.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木部显金黄色荧光 2.取粉末加95%乙醇及30%硝酸,加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有黄色簇状针晶(硝酸小檗碱)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示硝酸小檗碱簇状针晶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防己 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性状鉴别 形状弯曲结节,如猪大肠 表面弯曲处具深陷横沟 断面灰白,有粉性,具稀疏放射纹,习称“车轮纹” 味苦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防己药材及饮片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北豆根 来源: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弯曲,有分枝 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性 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延胡索 来源: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道地产区:浙江,“浙八味”之一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中药鉴定学》 pharmacognosy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银柴胡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性状鉴别 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 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具扭曲纵皱纹及枝根痕,多具孔穴状小凹坑,习称“砂眼” 根头部略膨大,有多数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孢及茎残基,习称“珍珠盘” 木质部有黄白相间的放射状纹理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显微鉴别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以射线细胞中为多见 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 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甘肃甘南州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招聘4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VIP
- 05G525_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docx VIP
- 《交流电机的维护与检修》课件.ppt VIP
- 妇产科学教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 VIP
- (通用)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DB42╱T 1528.1-2019 湖北省农业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田灌溉用水定额.docx VIP
- 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研究.pptx VIP
-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治疗.pptx
- 一种在无有机模板剂条件下合成MCM-49型沸石分子筛的方法.pdf VIP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