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四草汤和固经丸合失笑散治疗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
客观评价加味四草汤治疗经期延长的优势,初步探讨中医药治疗经期延长的作用机
理。
方法:按照事先设计的分组规则(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确定1-72个数字随机分
为两组,每组36个数字,对应来西安市中医医院患者就诊顺序。然后从2013年7
月开始,按照分组规则对证属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药)对纳入研
究的72例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患者,分别给予加味四草汤与固经丸合失笑散治疗(均
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7天)。同时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并观察治疗前
后症状、体征积分情况。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比较加味四草汤与固经丸合
失笑散对证属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的治疗效果。
结果:综合疗效结果为:加味四草汤组36例患者,痊愈10例(27.78%),显效
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加味四草汤组中慢性盆腔炎组与固经丸合失笑散组中慢
性盆腔炎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说明加味四草汤治疗慢性盆
腔炎引起的经期延长优于固经丸合失笑散。两组治疗慢性盆腔炎+IUD、粘膜下肌瘤/
合并其它两种疾病后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四草汤组及其细分组盆
瘤/合并其它组治疗前后积分无明显差异(PO.05)。固经丸合失笑散组及其细分组
肌瘤/合并其它组治疗前后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加味四草汤及
固经丸合失笑散对慢性盆腔炎、IUD、慢性盆腔炎+IUD类型的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治
疗有较好的效果,都对粘膜下肌瘤或其它类型伴有粘膜下肌瘤的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
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且加味四草汤在治疗慢性盆腔炎这一种疾病是效果优于固经丸合
失笑散。在愈合与显效病人随访中症状消失后3到6月,加味四草汤组治愈、显效、
有效病人中无一例复发或加重,固经丸合失笑散组中l例显效病人症状复发及2例有
效病人症状加重,说明加味四草汤在防复发方面优于固经丸合失效散。
结论:①临床实践中,经期延长病程有长有短,反复发作,患者感染湿热邪毒,
损伤冲任胞宫,而此为有形之邪,每易与血搏结,使瘀血内阻,以致脉络损伤,而血
不归经,常被众多医家忽略,因此,湿热瘀阻胞宫也是经期延长的主要病因;②研究
结果表明,加味四草汤组与固经丸合失笑散在治疗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的总体疗效方
万方数据
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经期延长治疗上加味四草汤组较固经丸
合失笑散更有效。两方药对粘膜下肌瘤合并IUD/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上均无明显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加味四草汤不仅可以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增强子宫收缩力,而且
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紊乱状态,以增强机体免疫力;③加味四草汤治疗
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可能是通过重新调整患者免疫功能,使其达到平衡,增强机体免
疫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经期延长:加味四草汤:湿热瘀阻:临床研究
万方数据
i onTreatthe
CI i ni caI ofModi fi edSi caoDecoct
Study
i Swi th HeatandBI oodStasi S
MenostaxDampness
Abstract
of heat
curativeeffectoftreatment
Ob observetheclinical dampness
ject:To
Sicaodecoction
ex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动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和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相关性的分析.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病变相关性分析.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的Meta研究.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Slox-1与胆红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pdf
- 急性冠脉综合征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脑钠素检测的临床意义.pdf
- 急性红白血病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预后的分析.pdf
- 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塞48例临床研究.pdf
- 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pdf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与动脉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