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8套)》.docVIP

《二零一六年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8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徐州、宿迁市2013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13届江苏徐州、宿迁高三第三次质检)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占据/倨傲 咳嗽/瞌睡虫 鞭笞/嗤之以鼻 B.扉页/绯红 莘莘/西洋参 猝然/一蹴而就 C.羁縻/糜烂 咯血/卡脖子 丰硕/数见不鲜 D.牛犊/渎职 忏悔/颤巍巍 古刹/叱咤风云 2.(13届江苏徐州、宿迁高三第三次质检)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份报告详实地列举了我国1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平铺直叙,毫不夸饰,厚重而大气,客观而准确,读来令人叹服。 B.今天表彰大会上,主持人请一位劳动模范介绍自己的事迹,这位劳模却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其实很多同事干得比我更好。” C.在文学创作中,很多已经形成共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不可随意逾越、颠覆的,墨守成规和突破创新相结合才是正确的创作态度。 D.淅沥的秋雨湿透了他的衣服,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3.(13届江苏徐州、宿迁高三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4.(13届江苏徐州、宿迁高三第三次质检)请对梁齐齐或网友说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用语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13届江苏徐州、宿迁高三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注:乐,和睦快乐;易,平易近人;深中,城府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皆称其文词必显于时 显:显扬 B.馀庆所为多不法,公谢去 谢:告诫 C.公即斩以徇 徇:对众宣示 D.毋面从吾过 从:通“纵”,放过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赵公为人“乐易”的一组是(3分) ①七岁而孤,笃学自力 ②幅巾徒步,人人至其家 ③公笑不答 ④东人爱之如父母,我不忍犯 ⑤遂请老不已 ⑥敦尚契旧,葬死养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公曾当过涟水太守邓馀庆的家庭教师,他发现邓馀庆做了很多不守法纪的事就及早离开了,后来有人在他当年教书的地方挂上匾额为“豹隐堂”,意含称赞。 B.赵公到地方做洪州知州,属下有两小吏叫郑陶、饶奭,他们把持着郡里的事务,肆意做一些不守法纪的事情,前任知州不能管制他们,后来赵公惩治了他们。 C.赵公担任滁州知州,山东的大盗李小二路过滁州却没有进犯,原因是李小二是山东人,而赵公曾在山东青州做知州时有恩于他,被他当父母一样敬重。 D.赵公专心致力于宣扬别人的好处,讳言别人的过错,用恩惠去回报别人的仇怨,这些都是发自内心最真诚的心意,不是勉强做的。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 公劝诱富民,得米万石,所活不可胜数。(3分) (3) 平生与人,实无所怨怒,非特不形于色而已。(4分) 【小题2】 【参考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3届江苏徐州、宿迁高三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3分) 【小题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 至之语”,请作具体分析。(4分) 【小题2】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13届江苏徐州、宿迁高三第三次质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不亦远乎?(《论语·学而》) 【小题2】而后乃今培风, ▲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小题3】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小题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