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脾活血化浊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pdf

扶脾活血化浊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扶脾活血化浊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摘要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指凶摄入酒精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 的肝损害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最早期的酒精性肝病(ALD)之一。在我国,酒精 引起的肝脏疾患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病因,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 益提高,饮酒人数的逐年增加,酒精性肝病有迅速增加趋势,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 又一严重疾病。现代医学治疗除了戒酒、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效的疗法。针对这种现 状,我们在导师指导下,从四个方面较为详细而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酒精性脂肪肝的 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的问题。 第一部分为中医理论探讨。一是提出了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身体禀赋,脾胃虚 弱、饮酒过量、饮食不节等冈素有关。其中素体不足、饮食不节等影响本病的发生、 转归与预后,而饮酒过量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二是提出脾虚失运为本病发病的内 在基础,痰瘀互结为本病发生的病理关键,认为饮食不节或饮酒过度,脾失健运,肝 失疏泄,湿热蕴结脾胃,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最终导致气滞、痰湿、瘀血互结,积 于胁下,病位在肝脾,与肾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 湿邪不化,痰浊内生;肾气失化,痰瘀留滞等。三是提出了扶脾活血化浊为治疗大法,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应标本同治,治标之旨,应化浊祛瘀;治本之要,当扶脾益。肾。 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AFL)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中西药 结合治疗组29例、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三组病人在戒酒的基础上,辅以多 种维生素口服,中西药结合组给予复方中药消脂活血饮和西利宾胺,中药组服用复方 中药消脂活血饮;西药治疗组给予西利宾胺治疗,评价三组的疗效。结果:中西药结 临床治愈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O%。西药组30例中临床治愈6 例,有效1l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7%。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O.05。结论: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综合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和中药,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的效果。 VII 中文摘要 第三部分为实验研究。目的:探讨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 机理。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模型组、中药 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分别给药后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血脂、肝体比、 肝脏病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及瘦素的影响。结果: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能明显改 善脂肪肝模型大鼠的肝脏病理情况,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降低血清中ALT、AST、 TG和T.CH含量,降低体重,降低瘦素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且均明显优于 单用中药或西药的治疗组。结论: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 可能与其降低血脂,减少肝脏脂肪沉积,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关。 第四部分为研究治疗进展。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近年来众多学者和专家从 不同角度研究和治疗洒精性脂肪肝进行了综述。现代医学治疗洒精性脂肪肝除了成 酒、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殊方法。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不论是分期治疗、辨证 治疗或专药专方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初步显示了其潜在优势,综合国内外酒精性脂 肪肝的研究现状,目前中医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上缺乏对照大宗病例的前瞻性 研究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生化、免疫、B超甚全肝活检等);在实验研究方面亟待 开发良好稳定的酒肝模型,观察指标比较单一,甚至重复、雷同等。因此尽快完善临 床研究规范,深入开展实验研究,特别是细胞水平的研究,筛选临床重复性好、疗效 高的方药,并进行药理约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其有效成份,开展研究临床应用简便、 高效的新剂型,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我们在扶脾活血化浊研究课题中,将89例研究样本按照中医症候分为脾虚湿痰 型、湿热内结型、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型、阴虚热结型6型,结合B 超检查情况,发现肝郁气滞型酒精性脂肪肝最多见,42例,占研究样本的47.2%,临 床以轻度脂肪肝为主,占此型的57.1%:脾虚湿痰型次之,21例,占研究样本的23.6%, 临床以中度脂肪肝为主,占此型的81.0%;痰瘀互结型lO例,约占总数的11.2%,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