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同步测试1》.docVIP

《二零一六年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同步测试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6.(2009年广东广雅中学、金山中学、执信中学三校联考)有观点认为:唐代天子设大运河的中心洛阳为东都,常与从臣于春夏之间东幸,甚至常驻洛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唐代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要论证这一观点,以下可作为直接证据的材料有 ①唐代诗歌 ②学者的研究论文 ③唐代典籍的记载 ④隋唐大运河的考古资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C 注意“直接证据”。学者的研究论文会有个人观点参杂其中,不能够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1.(2009南京质检)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 ②唐诗 ③宋词 ④元曲 ⑤明清小说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C 宋词、元曲、明清小??的出现都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的结果,这些文艺形式适合市民阶层的情趣和欣赏口味。 11.(2009烟台)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11. 本题通过图片旨在考查提取图片有效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该绘画作品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C作品通过梅来借物抒情,表达个人追求,符合题意。A作品为风俗画,B体现了自然生动、浪漫与质朴的特点,D为写实人物画。 15.(2009宁波期末)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15.A 从书名《论语》和“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可知讲的是孔子,故B项本身是正确的;C项的“西学东渐”时期应为明末清初的那次西学东渐,时间上与题干中的1691年以前的时间吻合,这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也使得C项描述的状况具备可能性;D项可以直接从题干中解读出来。此时期中国文化的外传主要是西方传教士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而不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宣传。 15. (2009烟台)宋代著名诗(词)人陆游、辛弃疾的作品都渗透出浓厚的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危亡,民族矛盾尖锐 B.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激化 C.政治腐败,经济崩溃 D.战乱频繁,百姓的苦难 15、A文化是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根据陆游、辛弃疾作品内容与主要特点以及题意“浓厚的忧患意识”可知,他们迫切希望建功立业,实现国家统一,这反映了国家的分裂及民族矛盾尖锐。 40.(2009泰安质检)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 ① 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 ② 利用火药开山采矿 ③ 运用指南针航海 ④ 翻阅《授时历》计算日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A.首先排除④,《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编写的。 1.( 2009南京调研)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书法艺术 ②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 ③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④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从图片看,标识没有体现出汉字的演变趋势,故排除③;其他选项正确。 20.下列书法作品依次为 A.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楷书、行书、草书、小篆 C.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D.行书、草书、小篆、隶书 20.[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书体的辨析,属识记内容。答案C. [答案] C. 17. (2009淄博)“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上文文体属于?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解析:D这几句话出自关汉卿的《窦娥冤》,文体属于元曲。 47.(2009合肥质检)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其构思取材于 A. 楷书 B.草书 C.小篆 D.行书 解析:c由图片可以直接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