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目标 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对桂林“山水”,即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未作明确要求,本节教材的编写旨在以喀斯特地貌为案例,分析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要求。而选用喀斯特地貌作案例,是因为喀斯特作用不仅涉及大气、水、岩石,而且还与生物有关,因此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良好的例证。 本节教材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和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的发生,教材从四个方面扼要讲述了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然后教材简单介绍了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并配以插图。 第二部分剖析了桂林“山水”的成因,以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和更深入地理解喀斯特地貌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桂林地区具备喀斯特作用必需的基本条件,但教材并未简单重复,而是从介绍其独特的环境出发,从圈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桂林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清层次,步步深入。 本节教学内容还是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增强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的良好素材,教学中应予以充分关注。 ●教学建议 建议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四幅景观图片,让学生在感受和赞叹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同时,激发他们探究其成因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录像资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可在指出桂林“山水”实际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后,让学生自学教材第一段,明确“喀斯特”是这类地貌的统称。 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但不是所有地区都有喀斯特作用。 讲授喀斯特作用的四个基本条件时,可引导学生在自学阅读课文的基础提取归纳:(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力;(4)水的流动性。可提示学生先分析岩石本身状况,然后再探讨其水动力条件,以便使学生有条理地认识。 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的教学,可联系学生已具有的相关化学知识,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说明其反应过程是可逆的,反应的方向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即与CO2进入水中或从水中逸出有关,即分别出现溶蚀和淀积,这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水的溶蚀力不仅取决于水中CO2含量,有机酸的数量,还受到由生物产生的有机酸多少的影响。 喀斯特作用能否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力,而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图3—3—2“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可各举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类型,共同观察分析其在A、B、C三幅图中的发育过程。其余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可由学生边讨论边体会,仅作适当点拨即可。当然还可以让学生对照本节教材前面的景观图片以增强直观性。 可让学生阅读知识窗“徐霞客与喀斯特地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桂林“山水”的成因,可引导学生从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即从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生物条件来分别剖析。在让学生了解到桂林地区的岩石具有很好的可溶性、透水性之后,可充分利用“桂林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并复习回顾初中地理知识,探讨地形、气候、水、生物的相互作用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显著影响。 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大气、气候和生物条件下,水对岩石的溶蚀、侵蚀及淀积沉淀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大气、生物、岩石的相互作用。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活动建议:该活动包含了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应用方面的内容,同时需要学生认识到案例所反映的实质。教学时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或在全班展开讨论。活动2中“分析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除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外,还能促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一方面喀斯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奇特的地貌景观又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地下洞穴藏的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等;另一方面,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经常发生地基破裂、水库漏水和地表土壤缺少等,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等。 ●问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