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_jy0501资料.doc

2014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_jy0501资料.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第五章 审计标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   NO.1 考情分析   NO.2 内容介绍   NO.3 内容讲解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审计的基础知识,与前后章节联系紧密,标准、证据的分类需要灵活掌握。考试中多以单选、多选题出现,分值6分左右。   【内容介绍】   第一节 审计标准   第二节 审计证据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   【内容讲解】 第一节 审计标准   一、审计标准的含义   审计标准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与审计准则区别)   二、审计标准的分类   (一)按审计标准的来源分类(多样)   1.内部制定的审计标准(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标准)   2.外部制定的审计标准   如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   (二)按审计标准的性质和内容分类   1.法律、法规   2.规章制度   3.预算、计划、合同   4.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   三、审计标准的特点:层次性、时效性、地域性   1.层次性   因管辖范围和权威性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为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其次为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再次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构制定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然后是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及下达的计划指标等;最后是被审计单位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2.时效性   在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时应以审计事项发生时适用的法规、制度等作为衡量标准,而不能以审计时现行的法规、制度等作为衡量标准。   3.地域性   审计标准往往受地域的限制,即有的审计标准只在一定地区内有效。   四、审计标准的选用   应当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审计标准的客观性   应以正式文件为准,而不得以报纸、杂志等消息报道为依据。   2.审计标准的适用性   需要考虑审计标准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3.审计标准的相关性   审计标准的相关性是指用作审计标准的文件、资料应与审计事项密切相关,必须是可以用来作为衡量审计事项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标准。   4.审计标准的公认性   标准不一致时,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程度高的标准。   【例题1·多选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选择作为对审计事项进行判断的依据的有( )。   A.实际工作计划   B.审计工作方案   C.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   D.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   E.专业机构或专家的意见 ??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按审计标准的性质和内容分类。 第二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实,包括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和对确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   作用:在审计工作中,确立审计目标,然后围绕审计目标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运用审计方法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以审计证据证实审计目标,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或做出审计决定。   1.审计证据是评价审计事项的事实根据   2.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或做出审计决定的基础   二、审计证据的分类(结合案例分析题)   (一)审计证据按其形式不同分类   审计人员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可以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视听或电子证据、鉴定和勘验证据和环境证据。   1.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有价证券和现金等。实物证据是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取得的,用以确定实物资产的存在性。但资产的所有权归属、资产的质量和分类还需要取得其他的审计证据。   2.书面证据   书面证据往往是审计证据中的主要部分,数量多、来源广。   3.口头证据   在取得口头证据时,应将其转换成书面记录,并取得提供证据者的签字盖章。一般情况下,口头证据需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   4.视听或电子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此类证据将成为经常运用的审计证据。   5.鉴定和勘验证据   鉴定和勘验证据是指因特殊需要审计机关指派或聘请专门人员对某些审计事项进行鉴定而产生的证据(例如票据真伪)。这种证据实际上是书面证据的特殊形式。   6.环境证据   环境证据一般不作为主要证据,但它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事项所处的环境。(如:经济形式、地理位置、管理状况)   (二)审计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分类   审计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1.亲历证据   亲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工作时亲眼目击、亲自参加或亲自动手取得的证据。例如,审计人员监督财产物资盘点。   2.内部证据   例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其他单位填制的书面资料,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