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期末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材料的性能 一、弹性和刚度 弹性:指标为弹性极限?e,即材料承受最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 刚度: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指标为弹性模量E。 二、强度与塑性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屈服强度?s:材料发生微量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条件屈服强度?0.2:残余变形量为0.2%时的应力值。 抗拉强度?b:材料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塑性:材料受力破坏前可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指标为: 伸长率: 三、硬度 材料抵抗表面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布氏硬度HB 布氏硬度的优点:测量误差小,数据稳定。 缺点:压痕大,不能用于太薄件、成品件及比压头还硬的材料。 适于测量退火、正火、调质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硬度。 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用符号HR表示,HR=k-(h1-h0)/0.002 根据压头类型和主载荷不同,分为九个标尺,常用的标尺为A、B、C。 符号HR前面的数字为硬度值,后面为使用的标尺。 维氏硬度 第二章 材料的结构 二、金属的晶体结构 2、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⑴ 单晶体与多晶体 单晶体:其内部晶格方位完全一致的晶体。 晶粒: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是由许多彼此方位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组成,这些小晶体称为晶粒。 晶界:晶粒之间的交界面。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大。 多晶体:由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 ⑵ 晶体缺陷 晶格的不完整部位称晶体缺陷。 实际金属中存在着大量的晶体缺陷,按形状可分三类,即点、线、面缺陷。 3、合金的晶体结构 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成合金的元素相互作用可形成不同的相。 显微组织实质上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属中各相或各晶粒的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的组合。 固态合金中的相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类。 ⑴ 固溶体 合金中其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 ④ 固溶体的性能 随溶质含量增加, 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 塑性、韧性下降—固溶强化。 产生固溶强化的原因是溶质原子使晶格发生畸变及对位错的钉扎作用。 ⑵ 金属化合物 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称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硬度和脆性,并可用分子式表示其组成。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一节 纯金属的塑性变形 二、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单个晶粒变形与单晶体相似,多晶体变形比单晶体复杂。 ㈠晶界及晶粒位向差的影响 1、晶界的影响 2、晶粒位向的影响 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第二节 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 合金可根据组织分为单相固溶体和多相混合物两种.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合金的变形与纯金属显著不同. 一、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固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似。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二、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弥散强化 当合金的组织由多相混合物组成时,合金的塑性变 当在晶界呈网状分布时,对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不利; 当在晶内呈片状分布时,可提高强度、硬度,但会降低塑性和韧性;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 弥散强化的原因是由于硬的颗粒不易被切变,因而阻碍了位错的运动,提高了变形抗力。 第三节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一、塑性变形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不仅外形发生变化,而且其内部的晶粒也相应地被拉长或压扁。 二、加工硬化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冷变形强化,也称加工硬化。 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 1、随变形量增加, 位错密度增加,由于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堆积、缠结),使变形抗力增加. 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第四节 回复与再结晶 一、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金属经冷变形后, 加热可使原子扩散能力增加,金属将依次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㈡ 再结晶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的等轴晶粒。 这种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称再结晶。 第四章 材料的凝固 一、冷却曲线与过冷 1、冷却曲线 金属结晶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称冷却曲线。曲线上水平阶段所对应的温度称实际结晶温度T1。 曲线上水平阶段是由于结晶时放出结晶潜热引起的. 2、过冷与过冷度 纯金属都有一个理论结晶温度T0(熔点或平衡结晶温度)。在该温度下, 液体和晶体处于动平衡状态。 结晶只有在T0以下的实际结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