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全球生态学导言 第二章 气候-植被分类 第三章 生物生产力 第四章 生物圈模型 第五章 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 第六章 气候变化的预测方法及其不确定性 第七章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 1.生态学定义 德国动物学家Haeckle于1866年首次将生态学定义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非生物环境:指光、温、水、营养物等理化因素。 生物环境:指同种和异种的其它生物。 著名生态学家E.Odum(1971)在《生态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Ecology)中将生态学定义为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5.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一词首先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为人类科学家所使用。 全球变化指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它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引起土地利用的变化3个方面。 土地利用(land use):指人类依据土地的特点,根据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的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经营活动,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土地覆盖(land cover):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 6.气候变化的分类 长期气候变化:指由于轨道强迫造成的气候变化,其影响的时间尺度在104?106。 短期气候变化:指发生在102?104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当代气候变化:指发生在102,即百年以内的气候变化。 7.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是指在10微米附近(8?10?m)的红外光谱波长上吸收辐射、对地表有一种遮挡作用的气体,并导致地球大气的增温,如CO2,CH4,N2O,O3和H2O等。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高浓度的CO2等温室气体象温室的玻璃罩一样只允许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却吸收从地面反射的红外辐射,而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升高的效应。 植被:是植物生长着、繁殖着,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与隐蔽所,并通过截留雨水与养分循环稳定土壤的植物群落。 气候-植被关系:研究气候与植被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植被分布的地理区域、植被类型、结构与功能及其变化对于气候的反馈作用。 气候-植被分类:研究气候与植被地理分布关系的科学。 地带性顶极植被:是长期自然历史发展和现代自然条件的综合产物,其形成和分布受大气候的控制。 植被与气候相互作用 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植物生态学的观点认为主要的植被类型表现着植物界对于主要气候类型的适应,每个气候类型或分区都有一套相应的植被类型。 植被对气候的反馈作用:不同的植被类型通过影响植被与大气之间的物质(如水和CO2等)和能量(如太阳辐射,动量和热量等)交换来影响气候,改变的气候又通过大气与植被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用对植被的生长产生影响,最终可能导致植被类型的变化。 气候-植被分类定量研究的3个阶段 以植被类型与气候间的相关性为特征气候-植被分类 特点:以植被类型与气候间的相关性为特征,还没有将对植物生理活动具有明显限制作用的气候因子作为植被分类的指标,也没有考虑植物的生长过程,是非机理性的。 简单指标的气候-植被分类:指利用一些观测的单一环境因子进行植被类型分区的研究方法,以Koppen的生物气候方案为代表。 综合指标的气候-植被分类:指以反映气候因子对植被综合影响的可能蒸散为核心的植被类型分区的研究方法,如Penman公式及其改进形式、Thornthwaite公式、Ho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吉良(Kira)方法。 可能蒸散是”从不匮乏水分的,高度一致并全面遮覆地表的矮小绿色植物群体在单位时间内的蒸散量”,包括从所有表面的蒸发与植物蒸腾,并涉及到决定植被分布的两大气候要素:温度与降水,因而被用作植被—气候相关分析与分类的综合气候指标。 中国植被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植被区划是在一定地段上依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的特征划分出高、中、低各级彼此有区别、但在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的植被类型及其有规律组合的植被地理区。植被类型是植被区划的主要依据。 植被类型分布和区划单位不同: 类型在空间上通常是分散的,同一类型单位在一地区内经常重复出现。 区划所划分的单位则具有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完整性和不重复性。不同的区划单位各具有独特的植被及其地理配置特征,而随着它
文档评论(0)